- 梅洪梁;谢菡;张海霞;葛卫红;戴毅敏;
目的:研究接受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分娩的产妇发生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ERM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PCEA分娩镇痛的38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是否发生ERMF分为2组:ERMF组(81例)、对照组(306例),比较两组间基本信息、妊娠合并症、产前用药、PCEA时宫口扩张、产时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疼痛评估、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PCEA时宫口扩张程度小(OR=1.402,95%CI为1.049~1.874,P=0.022)是ERMF的危险因素,增加产妇ERMF发生风险。总产程时间短(OR=0.848,95%CI为0.785~0.915,P=0.000)、产前应用抗菌药物(OR=0.425,95%CI为0.238~0.760,P=0.004)、产前应用硫酸镁(OR=0.215,95%CI为0.060~0.766,P=0.018)是ERMF的保护因素,降低产妇ERMF的发生风险。ERMF的发生未影响产妇对PCEA分娩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P>0.05)。结论:ERMF的影响因素包括PCEA时宫口扩张程度、总产程、产前应用抗菌药物和硫酸镁。可据此对ERMF高危产妇进行初步预判,在产程中密切监测产妇体温,提前准备好母体和胎儿的处置措施,便于ERMF发生时的及时处理。
2022年02期 v.31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51 ] |[引用频次:7 ] - 梅洪梁;谢菡;张海霞;葛卫红;戴毅敏;
目的:研究接受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分娩的产妇发生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ERMF)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PCEA分娩镇痛的387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是否发生ERMF分为2组:ERMF组(81例)、对照组(306例),比较两组间基本信息、妊娠合并症、产前用药、PCEA时宫口扩张、产时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疼痛评估、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PCEA时宫口扩张程度小(OR=1.402,95%CI为1.049~1.874,P=0.022)是ERMF的危险因素,增加产妇ERMF发生风险。总产程时间短(OR=0.848,95%CI为0.785~0.915,P=0.000)、产前应用抗菌药物(OR=0.425,95%CI为0.238~0.760,P=0.004)、产前应用硫酸镁(OR=0.215,95%CI为0.060~0.766,P=0.018)是ERMF的保护因素,降低产妇ERMF的发生风险。ERMF的发生未影响产妇对PCEA分娩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和新生儿Apgar评分(P>0.05)。结论:ERMF的影响因素包括PCEA时宫口扩张程度、总产程、产前应用抗菌药物和硫酸镁。可据此对ERMF高危产妇进行初步预判,在产程中密切监测产妇体温,提前准备好母体和胎儿的处置措施,便于ERMF发生时的及时处理。
2022年02期 v.31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51 ] |[引用频次:7 ] - 陈振烈;曹羽明;张铭;张元珍;
目的:检测Wnt2在植入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Wnt2对滋养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胎盘植入孕产妇胎盘组织15例(植入组)和正常孕产妇胎盘组织15例(对照组)。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中Wnt2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HTR-8/Svneo细胞中Wnt2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学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Bcl-2、Caspase-3、MMP-2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入组胎盘组织中Wnt2、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转染敲低HTR-8/Svneo细胞Wnt2水平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抑制(P<0.01),β-catenin、Bcl-2、MMP-2和MMP-9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而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植入胎盘组织中Wn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Wnt2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迁移和侵袭。
2022年02期 v.31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1 ] - 陈振烈;曹羽明;张铭;张元珍;
目的:检测Wnt2在植入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Wnt2对滋养细胞凋亡、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的胎盘植入孕产妇胎盘组织15例(植入组)和正常孕产妇胎盘组织15例(对照组)。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胎盘组织中Wnt2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HTR-8/Svneo细胞中Wnt2表达水平,流式细胞学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Bcl-2、Caspase-3、MMP-2和MMP-9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入组胎盘组织中Wnt2、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均P<0.05)。转染敲低HTR-8/Svneo细胞Wnt2水平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抑制(P<0.01),β-catenin、Bcl-2、MMP-2和MMP-9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而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植入胎盘组织中Wn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且Wnt2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胎盘滋养细胞的凋亡、迁移和侵袭。
2022年02期 v.31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1 ] - 薄云;刘嘉;周敏;
目的:探究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宫颈癌细胞系C33A分为对照组和芬太尼组(使用不同浓度芬太尼处理),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芬太尼对C33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Caspase 3、PARP1含量,MMP-2、MMP-9、N-cadherin表达水平及PI3K/Akt磷酸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芬太尼显著抑制C33A细胞增殖、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芬太尼组的细胞凋亡率及活化Caspase 3、PARP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相比于对照组,芬太尼组细胞MMP-2、MMP-9、N-cadherin表达水平及PI3K、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芬太尼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宫颈癌凋亡的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2022年02期 v.31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 ] - 薄云;刘嘉;周敏;
目的:探究芬太尼对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宫颈癌细胞系C33A分为对照组和芬太尼组(使用不同浓度芬太尼处理),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芬太尼对C33A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活化Caspase 3、PARP1含量,MMP-2、MMP-9、N-cadherin表达水平及PI3K/Akt磷酸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芬太尼显著抑制C33A细胞增殖、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芬太尼组的细胞凋亡率及活化Caspase 3、PARP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相比于对照组,芬太尼组细胞MMP-2、MMP-9、N-cadherin表达水平及PI3K、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芬太尼具有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并促进宫颈癌凋亡的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通路激活有关。
2022年02期 v.31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 ] - 孙彩萍;张丹;张珂;
目的:探讨Claudin-6(CLDN6)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颗粒细胞(G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建立PCOS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CLDN6表达。分离培养原代PCOS大鼠卵巢GC,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和pcDNA3.1质粒转染下调/上调卵巢GC中CLDN6表达水平,RT-qPCR检测转染效果;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LDN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和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CLDN6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和GC中呈高表达。转染后,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GC中CLDN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GC活性、Cyclin D1、Bcl-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i-CLDN6组GC中CLDN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GC活性、Cyclin D1、Bcl-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cDNA3.1-CLDN6组GC中CLDN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GC活性、Cyclin D1、Bcl-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调CLDN6表达基础上,ERK1/2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减弱CLDN6高表达对GC增殖的促进作用和GC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CLDN6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和GC中呈高表达,下调CLDN6可抑制PCOS大鼠卵巢GC增殖并诱导GC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2022年02期 v.31 96-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3 ] |[引用频次:5 ] - 孙彩萍;张丹;张珂;
目的:探讨Claudin-6(CLDN6)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颗粒细胞(G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诱导建立PCOS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中CLDN6表达。分离培养原代PCOS大鼠卵巢GC,采用小分子干扰RNA(siRNA)技术和pcDNA3.1质粒转染下调/上调卵巢GC中CLDN6表达水平,RT-qPCR检测转染效果;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LDN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和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CLDN6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和GC中呈高表达。转染后,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GC中CLDN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GC活性、Cyclin D1、Bcl-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si-CLDN6组GC中CLDN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GC活性、Cyclin D1、Bcl-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cDNA3.1-CLDN6组GC中CLDN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GC活性、Cyclin D1、Bcl-2、p-ERK1/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上调CLDN6表达基础上,ERK1/2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减弱CLDN6高表达对GC增殖的促进作用和GC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CLDN6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和GC中呈高表达,下调CLDN6可抑制PCOS大鼠卵巢GC增殖并诱导GC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2022年02期 v.31 96-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73 ] |[引用频次:5 ] - 邓宇;李镰;唐洁;杜家虞;马晓洁;
目的:建立关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有效率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效能检验,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2例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影像学资料,根据近期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先对两组数据采取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因素的权重,创建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MRI)、宫旁浸润(影像)、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与有效率均显著相关(均P<0.05);将以上3项指标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预测模型方程:Y=-1.545-0.037 X1+2.144 X2+0.0325 X3[Y=有效率;X1=肿瘤直径;X2=宫旁浸润(影像);X3=SCC]。利用ROC曲线检验模型效能,结果发现,cut-off为0.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P=0.0001),95%CI为0.6292~0.8239;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48.4;总预测准确度为74.58%,并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10.51,P=0.2309,模型拟合效度好(P>0.05),预测价值高。结论:通过预测模型的建立发现,标准的同期放化疗模式可能对有宫旁浸润、肿瘤直径大、SCC值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限,有待探索进一步治疗模式来提高疗效。
2022年02期 v.3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9 ] |[引用频次:7 ] - 邓宇;李镰;唐洁;杜家虞;马晓洁;
目的:建立关于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有效率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效能检验,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2例宫颈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影像学资料,根据近期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先对两组数据采取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因素的权重,创建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MRI)、宫旁浸润(影像)、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与有效率均显著相关(均P<0.05);将以上3项指标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预测模型方程:Y=-1.545-0.037 X1+2.144 X2+0.0325 X3[Y=有效率;X1=肿瘤直径;X2=宫旁浸润(影像);X3=SCC]。利用ROC曲线检验模型效能,结果发现,cut-off为0.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P=0.0001),95%CI为0.6292~0.8239;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48.4;总预测准确度为74.58%,并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10.51,P=0.2309,模型拟合效度好(P>0.05),预测价值高。结论:通过预测模型的建立发现,标准的同期放化疗模式可能对有宫旁浸润、肿瘤直径大、SCC值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限,有待探索进一步治疗模式来提高疗效。
2022年02期 v.31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49 ] |[引用频次:7 ] - 刘媛媛;李力;
目的:构建并验证浆液性卵巢癌远期生存概率的列线图,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随访策略。方法:共有6957例来自SEER数据库的患者被纳入训练组;外部验证组数据来自于1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Cox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使用一致性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图进行验证。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风险亚组之间的生存结果。决策曲线分析用于检验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列线图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肿瘤级别和AJCC分期。训练组和验证组中,总生存期(OS)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689(95%CI为0.677~0.701)和0.639(95%CI为0.601~0.670),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5和0.661。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生存概率与实际生存3年和5年OS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风险亚组的K-M曲线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01)。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优于AJCC分期系统。结论:该列线图较好地提供了对卵巢浆液性癌个体化、可视化和量化的生存预测,这将有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和随访策略。
2022年02期 v.31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7 ] |[引用频次:9 ] - 刘媛媛;李力;
目的:构建并验证浆液性卵巢癌远期生存概率的列线图,为卵巢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随访策略。方法:共有6957例来自SEER数据库的患者被纳入训练组;外部验证组数据来自于12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Cox回归模型构建列线图,使用一致性指数、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图进行验证。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风险亚组之间的生存结果。决策曲线分析用于检验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构建列线图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肿瘤级别和AJCC分期。训练组和验证组中,总生存期(OS)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689(95%CI为0.677~0.701)和0.639(95%CI为0.601~0.670),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5和0.661。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生存概率与实际生存3年和5年OS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不同风险亚组的K-M曲线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01)。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的临床价值优于AJCC分期系统。结论:该列线图较好地提供了对卵巢浆液性癌个体化、可视化和量化的生存预测,这将有助于医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和随访策略。
2022年02期 v.31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57 ] |[引用频次:9 ] - 赵恒;孙强;濮义福;朱兴旺;颜磊;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宫腔灌注对不孕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后续IVF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2020年12月以前发表的关于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所有文献,选取6篇文献共416例患者的数据,对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的数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行敏感性分析。结果:PRP宫腔灌注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MD=1.32,95%CI为0.84~1.79,P<0.00001),且后续IVF助孕临床妊娠率RPR组高于对照组(RR=1.84,95%CI为1.35~2.53,P=0.0001)。结论:PRP宫腔灌注对于促进不孕女性的薄型子宫内膜增厚、改善IVF临床妊娠结局有明显的效果。
2022年02期 v.3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41 ] |[引用频次:9 ] - 赵恒;孙强;濮义福;朱兴旺;颜磊;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宫腔灌注对不孕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后续IVF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2020年12月以前发表的关于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所有文献,选取6篇文献共416例患者的数据,对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的数据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行敏感性分析。结果:PRP宫腔灌注后子宫内膜的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MD=1.32,95%CI为0.84~1.79,P<0.00001),且后续IVF助孕临床妊娠率RPR组高于对照组(RR=1.84,95%CI为1.35~2.53,P=0.0001)。结论:PRP宫腔灌注对于促进不孕女性的薄型子宫内膜增厚、改善IVF临床妊娠结局有明显的效果。
2022年02期 v.31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41 ] |[引用频次:9 ]
- 赵培珠;孟雄英;周华;张瑞;郭希婧;邓雯;李玉叶;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16~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年龄28~56岁,中位年龄(43.83±10.21)岁,9例(75%)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确诊宫颈鳞癌,3例(25%)同期确诊宫颈鳞癌和HIV感染,10例(83.33%)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临床分期Ⅲa期2例(16.67%),Ⅲb期1例(8.33%),Ⅲc1r期2例(16.67%),Ⅳa期7例(58.33%)。所有病例放化疗期间均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8例(66.67%)行同步放化疗,3例(25%)根治性放疗,1例(8.33%)姑息性放疗。11例根治性放化疗患者中5例(45.45%)疗效达完全缓解(CR),6例(54.55%)部分缓解(PR)。随访时间5~48个月,6例(50%)疾病进展后死亡,3例(25%)带瘤生存,3例(25%)无瘤生存,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4.5个月。治疗期间出现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4例(33.33%),无3级及以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341.00±134.73)个/μL,治疗后(169.17±40.05)个/μL。结论: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在ART基础上进行放化疗,其副反应可控,近期肿瘤缓解率高,但在获得CR或PR后仍有较高复发转移率,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及早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进行规范化放化疗。
2022年02期 v.3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 ] - 赵培珠;孟雄英;周华;张瑞;郭希婧;邓雯;李玉叶;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16~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年龄28~56岁,中位年龄(43.83±10.21)岁,9例(75%)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确诊宫颈鳞癌,3例(25%)同期确诊宫颈鳞癌和HIV感染,10例(83.33%)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临床分期Ⅲa期2例(16.67%),Ⅲb期1例(8.33%),Ⅲc1r期2例(16.67%),Ⅳa期7例(58.33%)。所有病例放化疗期间均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8例(66.67%)行同步放化疗,3例(25%)根治性放疗,1例(8.33%)姑息性放疗。11例根治性放化疗患者中5例(45.45%)疗效达完全缓解(CR),6例(54.55%)部分缓解(PR)。随访时间5~48个月,6例(50%)疾病进展后死亡,3例(25%)带瘤生存,3例(25%)无瘤生存,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1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4.5个月。治疗期间出现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4例(33.33%),无3级及以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341.00±134.73)个/μL,治疗后(169.17±40.05)个/μL。结论:艾滋病合并Ⅲa~Ⅳa期局部晚期宫颈癌在ART基础上进行放化疗,其副反应可控,近期肿瘤缓解率高,但在获得CR或PR后仍有较高复发转移率,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及早启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进行规范化放化疗。
2022年02期 v.3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 ] - 田宁;陈奕;
目的:评估产时胎儿心率变异相关量化参数对于胎儿酸血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使用母胎Holter监测的75例患者。分娩后立即抽取脐动脉血,将胎儿酸血症定义为脐动脉血pH<7.20。记录胎儿心电图(FECG)为基础衍生的与胎儿心率变异相关的量化参数,即胎儿心率短变异(STV),胎儿心率高变异周期所占比例(PEHV)、胎儿心率低变异周期所占比例(PELV),分析对比上述3项胎儿心率参数,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63例入组患者。酸血症组STV[(5.91±1.17)ms]明显低于非酸血症组STV[(8.46±2.05)ms],酸血症组PELV[(17.45±7.86)%]则明显高于非酸血症组PELV[(11.26±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酸血症组及非酸血症组数据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STV分别为0.84、0.94、0.26、0.68,PEHV分别为0.64、0.50、0.19和0.31,PELV为0.71、0.94、0.62、0.32。结论:母胎Holter监测可得到胎儿心率STV、PEHV、PELV变异相关量化参数,胎儿酸血症者中STV明显降低,PELV明显升高,STV及PELV对胎儿酸血症具有预测价值。
2022年02期 v.3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 田宁;陈奕;
目的:评估产时胎儿心率变异相关量化参数对于胎儿酸血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使用母胎Holter监测的75例患者。分娩后立即抽取脐动脉血,将胎儿酸血症定义为脐动脉血pH<7.20。记录胎儿心电图(FECG)为基础衍生的与胎儿心率变异相关的量化参数,即胎儿心率短变异(STV),胎儿心率高变异周期所占比例(PEHV)、胎儿心率低变异周期所占比例(PELV),分析对比上述3项胎儿心率参数,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63例入组患者。酸血症组STV[(5.91±1.17)ms]明显低于非酸血症组STV[(8.46±2.05)ms],酸血症组PELV[(17.45±7.86)%]则明显高于非酸血症组PELV[(11.26±5.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酸血症组及非酸血症组数据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值、敏感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STV分别为0.84、0.94、0.26、0.68,PEHV分别为0.64、0.50、0.19和0.31,PELV为0.71、0.94、0.62、0.32。结论:母胎Holter监测可得到胎儿心率STV、PEHV、PELV变异相关量化参数,胎儿酸血症者中STV明显降低,PELV明显升高,STV及PELV对胎儿酸血症具有预测价值。
2022年02期 v.3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 刘海霞;石月阳;孟金来;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围产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AFLP患者48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围产儿死亡预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AFLP患者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联合各项危险因素,以APTT建立AFLP患者围产儿预后预测模型,预测效能为87.6%,其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5.3%,阴性预测值为72.22%,阳性预测值为96.67%。结论: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APTT增加是AFLP患者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PTT预测AFLP患者围产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2022年02期 v.3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4 ] - 刘海霞;石月阳;孟金来;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患者围产儿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立医院收治的AFLP患者48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围产儿死亡预测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AFLP患者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联合各项危险因素,以APTT建立AFLP患者围产儿预后预测模型,预测效能为87.6%,其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85.3%,阴性预测值为72.22%,阳性预测值为96.67%。结论: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肌酐、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以及APTT增加是AFLP患者围产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PTT预测AFLP患者围产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2022年02期 v.3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4 ] - 杨洲;黄刚;罗霞;张媛;于岩波;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39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轻症胰腺炎(MAP)组21例(53.8%),中重症胰腺炎(MSAP)组6例(15.4%),重症胰腺炎(SAP)组12例(30.8%)。SAP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MSAP组和MAP组(P<0.05),脂肪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明显高于MAP组(P<0.05),血钙值明显低于MSAP组和MAP组(P<0.05)。37例发生在妊娠中晚期(94.9%)。22例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6.4%),7例为胆源性疾病性胰腺炎(17.9%),10例为不明原因胰腺炎(25.6%)。不同病因分组的发病孕周、分娩方式、胎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妊娠患者经治疗均痊愈,12例发生胎儿丢失。结论:APIP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高脂血症是妊娠合并胰腺炎的首要病因。
2022年02期 v.31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3 ] - 杨洲;黄刚;罗霞;张媛;于岩波;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7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39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轻症胰腺炎(MAP)组21例(53.8%),中重症胰腺炎(MSAP)组6例(15.4%),重症胰腺炎(SAP)组12例(30.8%)。SAP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C反应蛋白(CRP)明显高于MSAP组和MAP组(P<0.05),脂肪酶和乳酸脱氢酶(LDH)明显高于MAP组(P<0.05),血钙值明显低于MSAP组和MAP组(P<0.05)。37例发生在妊娠中晚期(94.9%)。22例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56.4%),7例为胆源性疾病性胰腺炎(17.9%),10例为不明原因胰腺炎(25.6%)。不同病因分组的发病孕周、分娩方式、胎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9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妊娠患者经治疗均痊愈,12例发生胎儿丢失。结论:APIP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高脂血症是妊娠合并胰腺炎的首要病因。
2022年02期 v.31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3 ] - 沈晔;钱芳波;司雯淼;袁文博;张怡;徐晔;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在流产或死胎染色体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研究流产频率与母体年龄和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釆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对流产绒毛、死胎组织和引产羊水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673例样本检测失败9例,检测成功率98.7%,664例样本中共检出388例(58.4%)染色体异常,其中非整倍体异常271例(40.8%),占比最大,以16-三体和Turner综合征最为多见,均为56例,各占染色体数目异常的20.7%(56/271);多倍体异常48例(7.2%),均为三倍体异常;结构异常75例(11.3%),其中31例CNVs偏致病性,24例病例做了相应的父母验证,7例被确认遗传自父母,同时1p36区段缺失发生了5次;单亲二倍体11例(1.7%)。流产频率与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无显著差异,但非整倍体发生的频率在高龄(≥35岁)产妇组明显高于年轻(<35岁)产妇组。结论: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可以同时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及单亲二倍体等,是诊断流产或死胎染色体的一种可靠、高分辨率、全基因组水平的技术,为流产遗传学诊断提供更完善、更准确的信息。
2022年02期 v.31 131-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3 ] - 沈晔;钱芳波;司雯淼;袁文博;张怡;徐晔;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在流产或死胎染色体中的应用价值,同时研究流产频率与母体年龄和流产物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釆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对流产绒毛、死胎组织和引产羊水进行遗传学检测。结果:673例样本检测失败9例,检测成功率98.7%,664例样本中共检出388例(58.4%)染色体异常,其中非整倍体异常271例(40.8%),占比最大,以16-三体和Turner综合征最为多见,均为56例,各占染色体数目异常的20.7%(56/271);多倍体异常48例(7.2%),均为三倍体异常;结构异常75例(11.3%),其中31例CNVs偏致病性,24例病例做了相应的父母验证,7例被确认遗传自父母,同时1p36区段缺失发生了5次;单亲二倍体11例(1.7%)。流产频率与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无显著差异,但非整倍体发生的频率在高龄(≥35岁)产妇组明显高于年轻(<35岁)产妇组。结论: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可以同时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及单亲二倍体等,是诊断流产或死胎染色体的一种可靠、高分辨率、全基因组水平的技术,为流产遗传学诊断提供更完善、更准确的信息。
2022年02期 v.31 131-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02 ] |[引用频次:3 ]
- 王洁梅;张红平;崔璐;宁显璞;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类型更类似于黏膜黑色素瘤,其治疗方案基于皮肤黑色素瘤,但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其预后更差。在手术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不容忽视,但活检后是否立即行淋巴结清扫术尚不明确。目前外阴黑色素瘤的术后辅助治疗仍遵循皮肤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手段。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可能会在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2022年02期 v.31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9 ] |[引用频次:3 ] - 王洁梅;张红平;崔璐;宁显璞;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类型更类似于黏膜黑色素瘤,其治疗方案基于皮肤黑色素瘤,但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其预后更差。在手术治疗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不容忽视,但活检后是否立即行淋巴结清扫术尚不明确。目前外阴黑色素瘤的术后辅助治疗仍遵循皮肤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手段。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可能会在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面获得重大突破。
2022年02期 v.31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29 ] |[引用频次:3 ] - 王卫;陈春林;刘萍;
会阴体是位于阴道和肛门之间的纤维肌锥形软组织结构,会阴体及其周围肌肉和结缔组织对盆底的支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会阴体解剖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之间的关系,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2022年02期 v.31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3 ] - 王卫;陈春林;刘萍;
会阴体是位于阴道和肛门之间的纤维肌锥形软组织结构,会阴体及其周围肌肉和结缔组织对盆底的支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会阴体解剖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之间的关系,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2022年02期 v.31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35 ] |[引用频次:3 ] - 曹安琪;刘畅;黄莉;马良建;田景琳;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是一种侵袭性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EC)亚型,因其具有高度转移性,在EC的复发和死亡中所占比例极高,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45%。在精准医学的时代,对这种侵袭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就USC的关键分子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USC的精准治疗提供信息,提高USC患者的生存率,为US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2年02期 v.31 147-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0 ] - 曹安琪;刘畅;黄莉;马良建;田景琳;
子宫内膜浆液性癌(USC)是一种侵袭性的高级别子宫内膜癌(EC)亚型,因其具有高度转移性,在EC的复发和死亡中所占比例极高,5年的总体生存率为45%。在精准医学的时代,对这种侵袭性肿瘤靶向治疗方法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就USC的关键分子特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USC的精准治疗提供信息,提高USC患者的生存率,为USC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2022年02期 v.31 147-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88 ] |[引用频次:0 ] - 李晓;段华;
外泌体作为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囊泡,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旁分泌作用的主要方式,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物质运输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内携带的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miRNA等可参与靶细胞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MS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逆转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增殖与血管形成和调节免疫平衡等机制参与子宫内膜纤维化的进展。本文将通过阐述MSCs外泌体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在宫腔粘连(I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IUA提出新的视角和思路。
2022年02期 v.31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1 ] |[引用频次:6 ] - 李晓;段华;
外泌体作为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囊泡,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旁分泌作用的主要方式,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物质运输中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其内携带的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如miRNA等可参与靶细胞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MSCs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逆转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增殖与血管形成和调节免疫平衡等机制参与子宫内膜纤维化的进展。本文将通过阐述MSCs外泌体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在宫腔粘连(IU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IUA提出新的视角和思路。
2022年02期 v.31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71 ] |[引用频次:6 ] - 田琦;易晓芳;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内异症组较非内异症组在多种生物样本中存在拟杆菌、放线菌、厚壁菌等菌群表达的差异。菌群可以通过与Toll样受体结合、参与雌激素循环、改变其代谢产物等途径促进盆腔炎症反应和细胞黏附参与EMs的发生发展,且有望成为预测EMs的一种非侵入性手段。抗生素、益生菌或菌群移植等途径有望成为EMs治疗的新手段。
2022年02期 v.31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阅读次数:3 ] |[下载次数:981 ] |[引用频次:10 ] - 田琦;易晓芳;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简称"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内异症组较非内异症组在多种生物样本中存在拟杆菌、放线菌、厚壁菌等菌群表达的差异。菌群可以通过与Toll样受体结合、参与雌激素循环、改变其代谢产物等途径促进盆腔炎症反应和细胞黏附参与EMs的发生发展,且有望成为预测EMs的一种非侵入性手段。抗生素、益生菌或菌群移植等途径有望成为EMs治疗的新手段。
2022年02期 v.31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81 ] |[引用频次:10 ] - 金贝贝;杨晓清;
母胎界面是胚胎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成功的妊娠有赖于母胎界面微环境的动态平衡。在单细胞组学技术的支持下,早期妊娠母胎界面的异质性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阐述与理解,对深刻认识生理及病理妊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旨在分析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在早期妊娠母胎界面组织异质性中的研究,深入探究母胎界面组织的异质性问题及母胎免疫耐受的潜在机制,为认识及治疗各种病理妊娠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2022年02期 v.31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1 ] |[引用频次:3 ] - 金贝贝;杨晓清;
母胎界面是胚胎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成功的妊娠有赖于母胎界面微环境的动态平衡。在单细胞组学技术的支持下,早期妊娠母胎界面的异质性问题得到了更深入的阐述与理解,对深刻认识生理及病理妊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综述旨在分析近年来单细胞组学技术在早期妊娠母胎界面组织异质性中的研究,深入探究母胎界面组织的异质性问题及母胎免疫耐受的潜在机制,为认识及治疗各种病理妊娠提供新的指导方向。
2022年02期 v.31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441 ] |[引用频次: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