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北华,男,1961年8月,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第一层级)、山东大学齐鲁医学杰出名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先后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副院长和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任职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委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医学命审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主编。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致力于妇科肿瘤临床诊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详细内容

论著

  • 水迷宫训练逆转孕期应激造成的子代海马NR2B表达的降低

    赵德鹏;刘丹;段涛;

    目的:比较空间学习记忆中孕期应激子代和对照组子代海马空间学习功能密切相关蛋白NR2B的表达。方法:建立孕期束缚应激小鼠模型,在出生后第3周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子代雄性小鼠血清皮质酮;在出生后第9周,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和real-timePCR法检测子代雄性小鼠非空间学习记忆状态及空间学习记忆中海马NR2B的表达水平。结果:(1)基础状态下孕期应激子代血清皮质酮水平与对照组子代并无差异,应激状态下孕期应激子代血清皮质酮水平(43.7×10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子代(18.7×104pg/ml);(2)孕期应激雄性子代在出生后第9周海马NR2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雄性子代。但经过空间学习记忆训练,两组海马NR2B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孕期应激减少子代海马神经元NR2B的表达,但水迷宫行为训练可逆转孕期应激造成的子代海马神经元NR2B的表达降低。

    2012年06期 v.21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阅读次数:944 ] |[下载次数:175 ] |[引用频次:2 ]
  • 孕中期母血清三联标记物预测Hb Bart's水肿胎初探

    涂新枝;陈小芸;张铨富;李彬;王琨;

    目的:探讨孕中期母血清三联标记物对Hb Bart's水肿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时间荧光分辨法检测孕中期母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非结合雌三醇(μE3)水平,母血清三联标记物水平以中位数倍数(MoM)表示。比较23例Hb Bart's水肿胎和230例正常孕妇的孕中期母血清三联标记物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Hb Bart's水肿胎的预测价值。结果:Hb Bart's水肿胎组母血清freeβ-HCG明显高于对照组(2.51 MoM vs 1.02 MoM,P<0.05),两组AFP和μE3无统计学差异(P>0.05)。freeβ-HCG预测Hb Bart's水肿胎的曲线下面积为95.0%,以1.32 MoM为切割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89.6%。结论:孕中期母血清freeβ-HCG对Hb Bart's水肿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12年06期 v.21 4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阅读次数:974 ]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儿免疫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吕雅素;左常婷;肖丽;张媛媛;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母儿免疫球蛋白(Ig)、补体(C)、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探讨GDM对母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58例不同糖耐量水平的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进一步分为GDM1组和GDM2组,以30例健康孕妇做对照。免疫比浊法测定外周静脉血与脐血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静脉血与脐血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GDM组外周血CD4+、CD4+/CD8+、CD16+CD56+、IgG含量均下降,CD8+、C3、C4、IgE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D3+、IgA、IgM含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脐血中CD3+、CD4+、CD4+/CD8+、CD16+CD56+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IgG含量下降,CD8+、IgE含量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DM1组相比,GDM2的指标呈现更明显的变化趋势。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存在母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失衡,且病情越重,这种改变越显著。

    2012年06期 v.21 424-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947 ] |[下载次数:131 ] |[引用频次:4 ]
  • IVF周期中MⅡ末期卵子形态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

    杨爱军;王钦;王雪楠;牛焕付;曹井贺;陈晓丽;

    目的:探讨IVF周期中MⅡ末期卵子形态与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收集IVF周期中受精后5~6h脱颗粒细胞MⅡ末期卵子,依据透明带、卵泡浆及两极体形态在光镜下对排出两个极体的卵子进行形态评分分级(Ⅰ~Ⅲ级),统计不同分级组间的高评分原核形成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析卵子形态与受精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关系。结果:形态评分较高的卵子与形态评分较低的卵子间受精率和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优质胚胎率显著增高(P<0.05);随着移植胚胎中由高形态评分卵子发育而来的胚胎数目增多,周期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IVF周期中,早期脱颗粒细胞后MⅡ末期卵子形态对受精率及卵裂率没有影响,但可预测早期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

    2012年06期 v.21 427-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阅读次数:894 ] |[下载次数:221 ] |[引用频次:0 ]
  • 长方案使用短效GnRHa未完全降调节联合应用长效GnRHa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分析

    樊琳琳;张莹莹;苏迎春;孙莹璞;郭艺红;孔慧娟;

    目的:探讨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COH)短效醋酸曲普瑞林(Gn-RHa,0.1mg/支)未完全降调节,联合应用长效GnRHa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采用IVF-ET助孕长方案降调节治疗96个周期,根据用药后是否达到降调节标准,分为达标组(A组,n=72例)、未达标组(B组,n=24例);未达标组为避免取消周期,继续采用长效GnRHa(3.75或1.875mg)再降调节16~18天后行超促排卵治疗,分析两组超促排卵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短效GnRHa降调节14天后FSH、E2、P、内膜厚度未达到降调节标准,结果均高于A组及B组补救长效GnRHa降调节后(P<0.05);B组(补救后)LH、E2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Gn天数、用量高于A组(P<0.05);B组HCG日LH、E2、≥14mm卵泡数、平均获卵数均低于A组(P<0.05);两组MⅡ率、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取消周期率,OHSS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方案短效GnRHa降调节未达标准者,于本周期内行长效GnRHa再次降调节,降低了周期取消率,仍可达到较高妊娠率。

    2012年06期 v.21 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1123 ]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0 ]
  • NGF及其受体trkA及p75NT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与内异症疼痛的关系

    李晓燕;冷金花;郎景和;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内膜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的表达,探讨上述因子与内异症疼痛的关系。方法:选择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并进行了腹腔镜手术的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B组),收集上述患者分泌期在位子宫内膜。根据患者有无痛经,分为内异症疼痛组(A1组,18例)及内异症非疼痛组(A2组,10例)。采用免疫组化比较各组病灶中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痛经的关系。结果:各组在位内膜腺上皮中NGF的表达显著高于间质(P<0.05);内异症疼痛组腺上皮NGF表达较非疼痛组明显升高(359.9±18.7 vs 201.3±34.3,P<0.05)。p75NTR主要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表达;内异症组明显高于非内异症组(58.8±21.1、22.5±16.1 vs 0,P<0.05);内异症疼痛组较非疼痛组p75NTR表达明显升高(58.8±21.1 vs 22.5±16.1,P<0.05)。trkA在非内异症组子宫内膜间质中表达明显高于腺上皮(P<0.05);在内异症组腺上皮中,trkA的表达较非内异症组明显增高(P<0.05);trkA的表达量与内异症患者疼痛无关。结论:p75NTR可能参与内异症的发病,NGF及其受体p75NTR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与患者疼痛相关,表明其可能参与了内异症疼痛发病机制。

    2012年06期 v.21 435-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阅读次数:1108 ] |[下载次数:787 ] |[引用频次:32 ]
  • NGAL和MMP-9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郭艳;苑中甫;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了解两者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ELISA法检测50例上皮性卵巢癌、21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8例正常对照的卵巢组织和血清中NGAL和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1)卵巢癌组的组织及血清中NGAL和MMP-9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二者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均<0.05);卵巢癌患者的组织及血清中NGAL与卵巢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正相关(P均<0.05),MMP-9则与卵巢癌的组织分化程度负相关(P均<0.05)。(2)卵巢癌患者的组织或血清中,NGAL表达均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740,r=0.676,P均<0.05)。结论:NGAL和MMP-9在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2012年06期 v.21 440-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阅读次数:992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6 ]
  • 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态学及其耐药性研究

    杨蓓;刘朝晖;罗新;

    目的:(1)运用荧光显微镜及电镜观察不同阶段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形态变化。(2)研究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其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方法:(1)用载玻片法建立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荧光探针FITC-ConA标记,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阶段生物膜的形态变化。(2)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微量稀释法检测白假丝酵母菌在游离状态、4h BF及48h BF状态下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白假丝酵母菌在盖玻片上能够形成典型的BF,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可以看到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随着时间延长其细胞数量及细胞外多糖基质逐渐增多,48h已形成典型的生物膜结构。(2)白假丝酵母菌的耐药性随着生物膜成熟不断增强,其对抗氟康唑的MIC值大小依次为:48h BF>4h BF>游离状态,且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盖玻片法可以很好的构建生物膜体外模型,并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检测。(2)白假丝酵母菌其耐药性随着生物膜的成熟逐渐增强。

    2012年06期 v.21 44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阅读次数:1095 ] |[下载次数:507 ] |[引用频次:3 ]
  • 被动吸烟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研究——2010年复旦妇产科医院宫颈癌发病相关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朱静;朱瑾;武振宇;吴小肄;毛路一;陈瑞芳;

    目的:了解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探讨被动吸烟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诊断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一对一地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t检验,前进法似然比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持续时间、接触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OR 2.592,95%CI 1.172~5.732),10年前被动吸烟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联系。另外,分娩次数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家庭收入和年龄是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及接触时间、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有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2012年06期 v.21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阅读次数:1083 ] |[下载次数:429 ] |[引用频次:36 ]
  • 改良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随访评价

    庄雅丽;何娟;

    目的:评价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加改良盆底重建术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盆腔脏器脱垂Ⅱ~Ⅳ度102例患者进行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随访,其中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改良盆底重建术(重建组)65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传统组)37例。采用POP-Q分度法,Ⅱ度及Ⅱ度以上判定为复发。结果:重建组2例(3.08%)复发,传统组6例(16.21%)复发,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复发患者均合并网片侵蚀、外露,剪除外露网片并局部雌激素治疗后放置子宫托,目前疗效满意;传统组复发患者分别行子宫托治疗、改良盆底重建术、Prolift盆底重建术、阴道封闭术,目前疗效满意;重建组35例术后恢复性生活,传统组25例术后恢复性生活,性功能问卷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两组术后性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术作为一种新术式,能更好地修补缺陷、实现结构重建和组织替代,其复发率低,尤其是对于Ⅲ~Ⅳ度脱垂患者较传统手术更具优势。术后复发患者首选子宫托治疗,传统组可行网片再次手术治疗,阴道封闭术为最后的选择方法。

    2012年06期 v.21 45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924 ]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15 ]
  • 子宫内膜癌SREBP1表达及SREBP1 shRNA对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李卫华;周洁;顾伟亭;姜洁;孔北华;

    目的:探讨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质1(SREBP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及SREBP1 shRN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AN3-CA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免疫印迹、Transwell体外细胞侵袭试验等方法分析SREBP1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SREBP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Score评分在子宫内膜癌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SREBP1 shRNA可减慢子宫内膜癌细胞AN3-CA的增殖速度并降低AN3-CA细胞的侵袭能力,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SREBP1的表达与活化参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SREBP1 shRNA可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表明内源性SREBP1参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与转移,为子宫内膜癌潜在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012年06期 v.21 458-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阅读次数:1126 ]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3 ]
  • 宫颈鳞状细胞癌ATP-TCA法体外药敏试验与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

    刘志茹;孔为民;

    目的:探讨代表不同耐药机制的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在原发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分析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体外药敏试验(ATP-TCA)结果与耐药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32例宫颈鳞癌患者的新鲜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采用ATP-TCA法成功检测上述细胞对11种化疗药物(共16种组合)的体外敏感性;采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3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T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耐药蛋白P-gp、GST-π、TopoⅡ、TS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无相关性;耐药蛋白P-gp表达与体外PTX+CBP耐药正相关(P=0.040);耐药蛋白TS表达与体外5-FU、5-FU+MMC、5-FU+DDP耐药正相关(P=0.015,0.012,0.006);TopoⅡ,GST-π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体外耐药均无相关性。结论:体外药敏试验联合免疫组化检测,有可能用于宫颈鳞癌化疗前药敏预测。

    2012年06期 v.21 462-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阅读次数:915 ]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2 ]
  •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熊苗;陆继红;舒慧敏;赵爱民;史桂英;杨宾烈;

    目的:探讨Treg/Th17平衡失调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病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参与CIN及宫颈癌免疫逃避的具体机制。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宫颈癌组(34例),CIN组(47组),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N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细胞及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0、IL-17、IL-6、TGF-β)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TGF-β、IL-10)在CIN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且宫颈癌组的表达亦明显高于CIN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23、IL-17、IL-6)在CIN及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且宫颈癌组的表达亦明显低于CIN组(P<0.05)。结论:随着CIN向宫颈癌的进展,Treg/Th17平衡向Treg细胞偏离,这一失衡参与了CIN的进展及宫颈癌的免疫逃避,其具体机制可能与二者在肿瘤免疫内环境相关的细胞因子调节有关。

    2012年06期 v.21 46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阅读次数:1170 ] |[下载次数:424 ] |[引用频次:19 ]
  • 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张凯;雷呈志;李青;张洵;

    目的:探讨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3例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患者年龄22~39岁,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CD99均为强阳性表达。3例患者就诊时肿瘤均无远处转移。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和化疗,1例接受了盆腔局部放疗。3例患者中1例术后存活13个月,2例术后无瘤存活至今。结论:宫颈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临床罕见,多发生于年轻妇女,病理及免疫组化有助于明确诊断,初诊时较少有远处转移,采用手术为主、结合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有望提高预后。

    2012年06期 v.21 470-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阅读次数:861 ]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3 ]
  • Survivin、Fas与FasL在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董艳;王蓁;王翔宇;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Fas、FasL在宫颈癌术前行动脉介入化疗前后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56例ⅠB~ⅡB期的宫颈癌介入化疗前、后组织标本、40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Survivin、Fas与FasL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介入前后各因子的表达与临床有效性的关系。结果:(1)介入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FasL的表达较介入前显著下降,而Fas的表达则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介入化疗前后Fas表达变化与Survivin的表达变化及FasL表达变化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9580,-0.9530;P<0.05)。(3)术前介入前后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FasL表达下降越明显,Fas表达上升越显著,临床有效率越高(P<0.05)。结论:凋亡蛋白Survivin、FasL、Fas表达变化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术前动脉介入化疗促进宫颈癌肿瘤细胞的凋亡,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及抑制远处转移的目的。

    2012年06期 v.21 474-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867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 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株中线粒体DNA基因突变的研究

    赵晋;李红霞;张素梅;

    目的:研究紫杉醇耐药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Tax和OC3/Tax中线粒体DNA(mtDNA)突变。方法:提取细胞DNA,分析mtDNA突变,比较SKOV3/Tax和OC3/Tax与亲本敏感细胞SKOV3及OC3之间mtDNA突变数量和突变类型的差异。结果:紫杉醇耐药及敏感细胞mtDNA的突变热点依次是ND5基因、Cytb基因、ND4基因、CoⅡ基因及ND1基因;与敏感细胞株相比,耐药细胞株中mtDNA测序中发现更多的基因突变频率,主要表现为A→C,A→G,T→C,A→T,缺失A、C,插入T、C等,其中以缺失A最为明显。结论:人卵巢癌细胞株OC3及SKOV3中mtDNA编码区的ND5基因、Cytb基因、ND4基因和CoⅡ基因是具有高度突变性的区域,其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耐药细胞株中的突变明显高于敏感细胞株,推测突变的增加可能与卵巢癌耐药有关。

    2012年06期 v.21 478-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阅读次数:1090 ]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 ]

病例报告

  • 脐带断裂致胎死宫内1例分析

    杨美英;云霞;

    <正>患者,女,29岁,已婚,2011年8月30日11:30因"停经41周,不规律下腹痛伴阴道流水12h"收入院。一般情况:患者平素体健,月经规律,(4~5天)/(22~30天),量少,无痛经史。LMP:2010年11月14日。EDC:2011年8月21日。停经40余天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孕早期出现明显早孕反应,孕4月余自觉胎动,活跃至今。未行系统产前检查,否认孕期保胎及服药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遗传病及传染病史等。入院查体:T 36.2℃,P 110次/min,R 18次/min,Bp 130/

    2012年06期 v.21 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阅读次数:750 ]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声明

  • 商务网站虚假征稿 本刊作者谨防上当

    本刊编辑部;

    <正>《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部在此郑重声明,本刊建有自己的网站,网址:www.xdfckjz.com请作者直接点击进入此网站投稿或通过Email:xdfckjz@sina.com上传。本刊编辑部收到论文后会在24~48小时之内回复您并提示您下一步操作,如有疑问请致电0531-82169200,82169201,82169567查询。本刊唯一授权征稿

    2012年06期 v.21 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阅读次数:652 ]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短篇论著

  • 雄激素抑制剂对PCOS患者血清AMH等指标的影响初探

    张欣;邓琳琳;

    目的:通过抑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雄激素水平,检测其外周血AMH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PCOS患者血清AMH和雄激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临床上确诊为PCOS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天口服地塞米松片0.25mg、二甲双胍片750mg(250mg,tid);对照组每天只口服二甲双胍片750mg。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2周后,测定外周血AMH、睾酮、C肽,B超测量卵巢体积,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治疗组T水平显著下降(P<0.001),卵巢体积也有所减小(P<0.05),但C肽和AMH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对照组C肽水平明显降低(P<0.001),T和AMH浓度以及卵巢体积均无明显变化(P>0.05)。PCOS患者外周血中AMH浓度与T水平呈正相关(r=0.332,P<0.05)。结论:用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PCOS患者的雄激素水平,并不能改变血清AMH的浓度,也不会使卵巢体积缩小。

    2012年06期 v.21 482-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阅读次数:1028 ]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0 ]

综述

  • 子宫瘢痕妊娠治疗进展

    刘永红;高凌雪;刘振红;

    子宫瘢痕妊娠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具有高度危险的妊娠并发症。剖宫产率的居高难下,导致其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近10余年来,该病的诊断尤其是治疗方面发展较为迅速,化疗药物、介入治疗、腔镜手术、经阴以及传统开腹手术等多种治疗的实践和比较,旨在规范治疗,减少损伤,降低该病对育龄妇女生育和生命健康的危害。

    2012年06期 v.21 484-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874 ] |[下载次数:484 ] |[引用频次:22 ]
  • 子宫内膜成体干细胞研究现状

    杨华;郎景和;

    成体干细胞(ASC)是在大多数成体组织器官中存在的极少量未分化细胞,是指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干细胞,一直保持持续分裂能力并可产生特异类型的细胞,主要用于维持器官功能的稳态。目前研究显示,子宫内膜干/祖细胞包括上皮、间充质和内皮细胞,而且各种类型的细胞都参与了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快速再生与修复。因此,研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生理对于了解正常内膜生理及干细胞在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作用非常关键。本文现就子宫内膜的干/祖细胞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2012年06期 v.21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阅读次数:986 ] |[下载次数:388 ] |[引用频次:2 ]
  •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基因研究现状及展望

    周全;宋岩峰;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医学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临床疾病基因研究的深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作为一类多基因、致病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常见疾病,运用基因组学理论及当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相应的基因研究具有明确的可行性,且对揭示其遗传易感性、阐明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望为盆底功能障碍分子水平上的诊断、治疗、预防开辟新路径。本文就盆底功能障碍基因研究重要性、可行性、研究现状及展望等方面做一综述。

    2012年06期 v.21 490-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919 ]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2 ]
  • 盆底功能相关性肠动力障碍研究进展

    尹一童;夏志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的多发疾病。后盆腔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出口梗阻性便秘或便失禁。人们对后盆腔领域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试图从"机械学"和"神经学"进行该病的病因学研究。随着生理学功能测试方法的完善与影像学的发展,人们尝试通过功能测试和影像检查对该病进行客观诊断。药物治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手术治疗逐渐成为解决盆底功能相关性肠动力障碍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该病的潜在病因、诊断方式、治疗方法上对盆底功能相关性肠动力障碍问题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2年06期 v.21 493-495+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1003 ]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 ]
  •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方法新进展

    郝燕;周平;

    近年来,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中单细胞的诊断技术有了新的飞跃,如比较基因组杂交、微阵列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其在PGD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非整倍体筛查、基因型测定、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研究等,有效地检测全基因组的显微突变和亚显微突变,较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有更高的分辨率,且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以下就相关新技术在PGD中的应用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一综述。

    2012年06期 v.21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982 ]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1 ]

消息

  • 《现代妇产科进展》网上投稿和审稿系统开通

    本刊编辑部;

    <正>《现代妇产科进展》编辑部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已经建成,该系统能实现远程投稿、远程查询、在线审稿、在线编辑等功能。热忱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使用。今后,我刊将通过该系统管理所有来稿,请投稿我刊的作者登陆编辑部网址:

    2012年06期 v.21 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阅读次数:648 ]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临床经验交流

  • 非手术治疗幼女尿道脱垂11例临床分析

    芦莉;

    <正>尿道脱垂又称尿道黏膜外翻,临床较少见,是泌尿学和妇科学的边缘学科,多发生于女性儿童和老年妇女[1]。幼女患者相对较少,往往在发生脱垂部位炎症水肿时才急诊来院就诊,常被误诊为外阴阴道肿瘤。我院2003年至2009年间共收治急诊幼女尿道脱垂患儿1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上述期间我院妇科共收治急诊尿道脱垂幼

    2012年06期 v.21 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阅读次数:876 ] |[下载次数:86 ] |[引用频次:0 ]
  • 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多次复发1例并文献复习

    路春华;宋趣清;盛修贵;杜雪莲;李庆水;

    <正>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妇女的发生率可达20%~30%。个别病例组织病理学为良性却可转移至肺、腹膜后等部位,称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我院收治的1例BML患者13年内进行了4次手术:分别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全切术、盆腹腔多发平滑肌瘤切除术和肿瘤复发二次切除术,后2次手术于我院完成,目前生存良好。本文通过回

    2012年06期 v.21 500-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阅读次数:953 ]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4 ]
  • 原发性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阮洁;杨诗源;沈铿;

    <正>原发性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primary extrauterin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primary extrauterine ESS)是指原发于子宫外、且不合并子宫内病灶的一类特殊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最早由Gruskin及Gerber在1970年各自报道1例,之后均为零散报道,直至1993年Chang等[1]总结了16例并对既往病例进行了归纳,认为其定义不仅仅需要子宫外ESS病

    2012年06期 v.21 50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1792 ] |[下载次数:188 ] |[引用频次: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