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时华;邱丽华;林其德;许文君;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环境的变化。方法:留取URSA患者21例(URSA组)和30例正常早孕人流妇女(对照组)蜕膜组织,制备成单个核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取两组蜕膜单个核细胞悬液各5例,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内IL-10和TGF-β的表达水平;体外增殖抑制试验分别检测用抗IL-10抗体和抗TGF-β抗体处理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和未用抗体处理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对自身效应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URSA组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URSA组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内IL-10和TGF-β表达频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P=0.01);URSA组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对自体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抗IL-10抗体和抗TGF-β抗体可部分阻断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P均<0.05)。结论:URSA患者蜕膜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不仅表达频率降低,而且免疫抑制功能也减弱,且这种免疫抑制功能的减弱主要受IL-10和TGF-β介导,揭示CD4+CD25+CD127dim/-Treg细胞对URSA患者蜕膜局部免疫耐受环境产生影响。
2010年11期 v.19 801-8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阅读次数:1268 ]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5 ] - 王婧;杨明晖;马润玫;尹蓉;孙永虎;孙倩;
目的:制定昆明地区正常妊娠妇女孕期各时段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探讨1972年WHO、1998年美国CDC及我国推荐的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昆明地区孕妇。方法:以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正常孕妇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孕14周前、孕14~27+6周、孕28~32周、孕37周~分娩前4时段的Hb、RBC、HCT检测结果,应用正态分布法计算上述妊娠4时段Hb、RBC、HCT的95%双侧医学参考值范围。结果:纳入本研究具有上述4妊娠时段时血常规的样本数分别为1382例、1881例、2778例、4865例,统计各时段Hb 95%双侧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4~157g/L,107~148g/L,105~145g/L,103~151g/L;RBC 95%双侧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65~5.25)×1012/L,(3.34~4.90)×1012/L、(3.29~4.71)×1012/L、(3.32~4.88)×1012/L;HCT 95%双侧医学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332~0.466,0.316~0.438,0.314~0.432,0.303~0.437。结论:(1)本研究制定了昆明地区孕妇孕14周前、孕14~27+6周、孕28~32周、孕37周~分娩前时Hb、RBC、HCT参考值范围;(2)昆明地区孕妇妊娠期贫血的诊断参考值高于国内诊断标准,而与美国CDC推荐的诊断标准较为接近,因此建议采纳美国CDC的推荐标准。
2010年11期 v.19 806-8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1250 ]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11 ] - 陆萌;席晓薇;徐先明;陈玲玲;杨懿霞;孙云燕;万小平;
目的:探讨DLX4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及其对滋养细胞EMT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子痫前期胎盘组织及缺氧培养的滋养细胞系JEG-3中DLX4蛋白表达的变化;通过实时PCR技术,比较缺氧条件下滋养细胞中DLX4、HIF-1α和E-cad表达变化的差异。结果:滋养细胞缺氧培养后DLX4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其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的表达变化一致;缺氧抑制滋养细胞中DLX4 mR-NA表达,同时伴有HIF-1α和E-cad mRNA表达增加。结论:缺氧引起滋养细胞DLX4表达下调,伴随EMT相关因子表达的改变。子痫前期滋养细胞侵袭力异常可能与缺氧引起DLX4表达下调及滋养细胞EMT异常有关。
2010年11期 v.19 810-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1137 ] |[下载次数:180 ] |[引用频次:1 ] - 林泓兵;张家颖;翟颖仙;
目的:探讨人类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T→C突变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易感人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针对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的多态性,检测96例患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例组)和102例有生育史的健康女性(对照组),并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进一步验证,且采用测序方法证实实验结果。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T和C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88,P<0.05),CYP17基因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6,P<0.05)。杂合突变(T/C)基因型和纯合突变(C/C)基因型患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度较野生(T/T)基因型分别提高了0.424和0.271倍。结论:人CYP17基因启动子5'上游-34碱基处T→C突变与中国东北地区人群复发性流产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2010年11期 v.19 813-815+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阅读次数:1039 ]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 王颖;朱艳;张小为;
目的:应用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21-三体综合征胎儿羊水的蛋白质表达谱,寻找具有潜在诊断意义的羊水标记物,以用于产前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方法:收集12例21-三体综合征和10例正常胎儿孕中期羊水标本,经SPE-C磁珠纯化、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及FlexAnalysis3.0软件分析系统研究其羊水蛋白表达谱。每组样品重复检测3次。结果:质荷比(m/z)为8216.17Da和8935.58Da的蛋白丰度能较好的鉴别21-三体综合征组和正常组。结论:液体蛋白芯片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作为研究蛋白表达谱的工具,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筛选得到的m/z为8216.17Da和8935.58Da的蛋白可能是潜在的21-三体综合征胎儿区别于正常胎儿的羊水标记物。
2010年11期 v.19 816-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阅读次数:1023 ]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0 ] - 丛林;李从青;姚洁;祝艺虹;刘晓军;袁静;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LPS-TLR4-NF-κB通路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正常孕妇及育龄妇女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探讨GDM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GDM孕妇、正常孕妇以及育龄妇女各2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5ml,分离单核细胞,用内毒素(LPS)刺激培养,RT-PCR法检测TLR4及NF-κB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1、IL-10、TNF-α水平。结果:3组妇女TLR4、NF-κB mRNA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GDM组及正常孕妇组TLR4与NF-κB mRNA表达水平有良好的相关性(rGDM=0.768,r正常孕妇=0.833)。育龄妇女组TLR4与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相关性稍差(r育龄妇女=0.719)。3组培养液中IL-1、IL-10、TNF-α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M孕妇体内TLR4、NF-κB mRNA的大量表达,提示可能LPS-TLR4-NF-κB通路介导了炎症因子释放,参与了GDM的发病。
2010年11期 v.19 820-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阅读次数:1067 ] |[下载次数:274 ] |[引用频次:17 ] - 尹红亚;辛虹;
目的:综合评价抗磷脂抗体和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3篇文献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0R)、95%可信区间(95%CI)并进行异质性检验,评价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抗体IgG、抗心磷脂抗体IgM、β2糖蛋白-Ⅰ抗体与轻、重度子痫前期相关性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1.68(0.51,5.54),13.34(4.70,37.84);1.44(0.95,2.20),2.20(0.72,6.75);1.24(0.78,1.98),1.28(0.72,2.29);0.75(0.40,1.43),2.04(0.86,4.82)。结论:LA可能增加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性,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有一定作用,有必要对LA进行筛查,更好的服务于子痫前期的诊断和治疗。
2010年11期 v.19 823-8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阅读次数:1003 ] |[下载次数:320 ] |[引用频次:7 ] - 王妍平;牛秀敏;陈叙;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代谢综合征变量的发生情况。方法:前瞻性对比年龄、孕周、产次相匹配的65例妊娠期高血压,60例子痫前期,30例子痫及33例正常妊娠孕妇的各项指标。主要测量指标包括血压、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结果:患者年龄19~40岁,平均28.5±4.6岁;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的血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收缩压P<0.01;舒张压P<0.01);子痫前期组和子痫组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和尿酸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及子痫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3.8%、23.3%及26.7%。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代谢综合征的标志,推断两种情况相互关联。
2010年11期 v.19 829-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998 ] |[下载次数:229 ] |[引用频次:4 ] - 李强;王伟;王强修;连岩;孟燕;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在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CA125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S)联合应用诊断卵巢上皮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检测卵巢上皮癌48例,卵巢良性肿瘤30例的LPA、CA125,以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卵巢肿瘤患者同时经阴道超声评分和TV-CDUS检查。结果:卵巢癌患者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水平在良性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单独应用LPA、CA125、TV-CDUS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79.16%、81.25%和80%、70%、86%,各组间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LPA、CA125、TV-CDUS 3项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80%和94%,与单独应用CA125检测特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卵巢癌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CA125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卵巢癌的分期和病理类型有关(P<0.05)。结论: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升高,有望成为卵巢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血浆LPA、血清CA125与TV-CDUS有助于术前卵巢癌的诊断。
2010年11期 v.19 832-834+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1128 ] |[下载次数:122 ] |[引用频次:10 ] - 宋雪妮;马喆;展新风;程琳;宋瑶;刘芳;刘昕;刘韶平;
目的:深入研究超声测定胎儿颈项皮肤厚度(NFT)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研究4种成像角度及不同超声频率对NFT测值的影响;(2)建立正常胎儿NFT参考值;(3)研究NFT增厚的临床价值。结果:(1)胎头自然俯屈(成像角度145°~155°)或胎头稍仰伸(成像角度135°~145°)N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5~38周两种频率测量孕周相同胎儿N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FT增厚的胎儿中,结局不良者占60.9%。结论:在胎儿颈项正中矢状切面,胎头自然俯屈或胎头稍仰伸两个角度均可作为测量NFT值的标准切面;应用高频超声测量更精确;中期妊娠测定NFT能明显提高异常胎儿检出率,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2010年11期 v.19 835-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阅读次数:1169 ]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3 ] - 李宁;李红雨;马洪涛;相元翠;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雌激素(E2)对顺铂(CDDP)所致小鼠卵巢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有正常性周期的5~6周龄雌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DDP组、GnRHa+E2组、GnRHa+E2+CD-DP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CDDP、GnRHa+E2和GnRHa+E2+CDDP。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E2水平。在停药后间期处死小鼠,卵巢称重后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卵巢组织结构及卵泡数量变化。结果:CDDP组小鼠与Gn-RHa+E2+CDDP组比较,血清FSH明显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P<0.05)。CDDP组卵巢和子宫湿重明显低于GnRHa+E2+CDDP组(P<0.05)。CDDP组与其他3组比较,卵巢卵泡总数最少(P<0.05)。经统计学分析,CDDP与GnRHa+E2间有交互作用。结论:GnRHa联合雌激素能够减轻顺铂对卵巢结构及功能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卵巢的储备功能。
2010年11期 v.19 840-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阅读次数:1021 ]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1 ] - 闫文杰;杨菁;张博;尹太郎;杨洁;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浓度与内分泌紊乱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55例初诊PCOS患者(PCOS组)和20例健康育龄期妇女(对照组),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血清睾酮(T)、雌二醇(E2)、LH、FSH及血清25-(OH)D3浓度,并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QUICKI指数。结果:PCOS组25-(OH)D3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将PCOS组患者分为肥胖、超重及正常体重者分析,发现肥胖和超重者25-(OH)D3浓度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PCOS组中,25-(OH)D3浓度与BMI、T、LH/FSH呈显著负相关(r=-0.446、-0.390、-0.411,P<0.01),与QUICKI值呈正相关(r=0.423,P<0.01)。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PCOS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
2010年11期 v.19 844-846+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1176 ] |[下载次数:451 ] |[引用频次:16 ] - 宋坤;李莉;李杰;耿锋;杨其峰;曲讯;孔北华;
目的:研究国产光敏剂竹红菌乙素(HB)在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的荧光显微成像特点,并分析其细胞内荧光强度。方法:40μg/ml HB与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后,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配备致冷CCD的倒置荧光显微镜采集细胞中的荧光显微数字图像,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分析光敏剂在细胞内的定位,捷达801形态学软件分析其荧光强度;不同浓度(10~80μg/ml)HB与细胞孵育后,行荧光强度分析,确定光敏剂最佳给药浓度。结果:HB呈红色荧光弥漫性分布于细胞浆内,细胞核区域很少荧光分布;细胞内荧光强度于用药4h后达到高峰,当光敏剂浓度增高到≥40μg/ml时,加大药物浓度细胞内荧光强度不随之增强。结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倒置荧光显微镜结合捷达801形态学分析软件可有效应用于低荧光效率的光敏剂HB细胞内定位与定量研究;HB主要分布细胞浆内,细胞对其吸收存在最大阈浓度。研究结果可为临床应用光动力学治疗卵巢癌提供有用参数。
2010年11期 v.19 847-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阅读次数:1072 ] |[下载次数:217 ] |[引用频次:2 ]
- 王睿;杨欣;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是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盆底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含量和结构的改变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认为,抗衰老蛋白Fibulin家族中的Fibulin-3与Fibulin-5在调节细胞外基质中弹性纤维的代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Fibulin-3与Fibulin-5在弹性纤维的合成及分解代谢中的作用加以阐述,以期了解其在POP发病中的作用。
2010年11期 v.19 857-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阅读次数:1019 ] |[下载次数:218 ] |[引用频次:6 ] - 徐晓明;那全;刘彩霞;
妊娠期抑郁症以其逐年增高的发病率、对母婴的严重危害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雌激素为孕产期一种重要的性激素,已证明与女性抑郁关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影响5羟色胺系统有关。现就妊娠期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现状、诊断、治疗,雌激素与5羟色胺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0年11期 v.19 860-861+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935 ]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7 ] - 王珺;段华;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可通过靶信使RNA(message RNA,mRNA)在转录后水平发挥基因调控作用。近年研究证实,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表达谱中miRNA表达有所改变,提示miRNA可能在不同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了某种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现将miRNA与妇科恶性肿瘤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2010年11期 v.19 862-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阅读次数:1081 ] |[下载次数:426 ] |[引用频次:2 ] - 卢淮武;林仲秋;刘颖琳;
韧带样瘤来源于深部结缔组织,主要是肌肉内结缔组织及其被覆的筋膜或腱膜的单克隆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发病率低,多见于女性,并常与妊娠相关,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但复发率较高,结合药物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现将韧带样瘤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10年11期 v.19 865-867+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1007 ] |[下载次数:207 ] |[引用频次:4 ] - 李扬;苟文丽;
HtrA1是HtrA家族蛋白的重要成员,近年研究发现其在调控滋养细胞分化、侵袭等胎盘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尤其可能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有一定的相关性。现将近年有关HtrA1及其家族蛋白的表达、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阐述HtrA1丝氨酸蛋白酶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
2010年11期 v.19 868-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阅读次数:1081 ]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