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北华,男,1961年8月,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第一层级)、山东大学齐鲁医学杰出名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先后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副院长和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任职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委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医学命审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主编。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致力于妇科肿瘤临床诊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详细内容

论著

  •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史精华;冷金花;宋楠;董喆;郎景和;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囊)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20例;实验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80例。实验组分为4组:A组:单侧巧囊<35岁(27例),B组:单侧巧囊≥35岁(13例),C组:双侧巧囊<35岁(28例)和D组:双侧巧囊≥35岁(12例)。比较各组手术前、手术后24h内血清FSH,LH,E2的变化并根据单侧巧囊的大小和类型分层分析。随访患者术后6月基础FSH的恢复情况,术后6月超声测量患者双侧卵巢的体积。结果:双侧各组(C,D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24h内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E2明显减低(P<0.05),LH变化不明显。畸胎瘤组及单侧各组(A,B组)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层分析单侧巧囊大小和类型,各组内组间激素水平变化亦无明显差异。C组患者术后6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占72.22%,而D组患者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仅占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后6月患侧与对侧卵巢缩小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后与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侧卵巢缩小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大部分患者可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

    2010年07期 v.19 481-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阅读次数:1226 ] |[下载次数:1109 ] |[引用频次:75 ]
  • 抑制mdr1基因对宫颈癌放射增敏的体内实验研究

    任庆兰;吴永忠;陈晓品;李少林;

    目的:探讨用反义技术抑制mdr1基因对放射治疗宫颈癌移植瘤的影响。方法:研究分脂质体组、正义寡核苷酸组和反义寡核苷酸组;用RT-PCR检测宫颈癌移植瘤组织放射治疗前后mdr1表达水平的变化。测定各组肿瘤瘤重,计算抑瘤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VEGF和Ku70的表达。结果:mdr1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地抑制mdr1基因表达,经脂质体介导的mdr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宫颈癌移植瘤经射线照射后其抑瘤率较正义寡核苷酸组及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VEGF蛋白和Ku70表达显著下调,与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dr1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制mdr1基因降低宫颈癌移植瘤的放射抗性。其辐射增敏作用可能与下调照射后肿瘤组织VEGF和Ku70表达有关。

    2010年07期 v.19 486-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阅读次数:931 ] |[下载次数:90 ] |[引用频次:2 ]
  • 间皮素对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生长、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李冬秀;吴小华;曹瑾;陈晶;刘博君;

    目的:探讨环境间皮素对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间皮素蛋白的1640培养基培养卵巢癌SKOV3和OVCAR3细胞,培养至12,24,36,48h,利用MTT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测定其增殖情况;粘附试验测定细胞粘附能力、Transwell小室体外细胞转移侵袭装置测定SKOV3和OVCAR3的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间皮素可增强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影响卵巢癌细胞的体外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间皮素干预组的细胞粘附率、迁移率和侵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皮素增强卵巢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及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

    2010年07期 v.19 490-4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阅读次数:1072 ]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11 ]
  • 瘦素、胰岛素及IGF-2影响滋养层细胞中PKB和P70S6K蛋白表达的机制

    王阳;宋薇薇;付景丽;李冬梅;

    目的:探讨瘦素、胰岛素及IGF-2对滋养层细胞中PKB和P70S6K蛋白表达的影响是否与PI3K/PKB/mTOR信号途径存在联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瘦素、胰岛素及IGF-2作用后滋养层细胞中PKB和P70S6K蛋白的表达,以及分别加入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和mTOR的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后对PKB和P70S6K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瘦素、胰岛素及IGF-2刺激组滋养层细胞中PKB和P70S6K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瘦素、胰岛素及IGF-2刺激组分别加入LY294002和雷帕霉素,PKB和P70S6K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瘦素、胰岛素及IGF-2可能通过PI3K/PKB/mTOR信号通路促进滋养层细胞中PKB和P70S6K蛋白表达。

    2010年07期 v.19 494-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阅读次数:923 ] |[下载次数:179 ] |[引用频次:2 ]
  • 达英-35预防环磷酰胺对大鼠卵巢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王敏;何援利;

    目的:研究口服避孕药达英-35在雌性大鼠中减轻环磷酰胺(CTX)诱导的性腺毒性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5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TX组、达英-35组、联合治疗Ⅰ组和联合治疗Ⅱ组。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并于停药当天、第15天、30天,处死各组1/3的大鼠,比较卵巢重量、卵泡数量变化。结果:停药第30天,CTX组大鼠E2为(21.88±2.10)pg/ml,明显低于两个联合治疗组,FSH为(7.05±0.18)mIU/ml,明显高于两个联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组卵巢重量和卵泡总数分别为(32.40±5.55)mg和308±32个,明显低于两个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Ⅰ、Ⅱ组的E2、FSH、卵巢重量、卵泡数量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英-35降低了CTX对大鼠卵巢功能的损伤,对卵巢功能的保护和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010年07期 v.19 498-5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阅读次数:1063 ]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8 ]
  • 电化学治疗对宫颈癌细胞系细胞周期及CDK、cyclin表达的影响

    张玮;黎丹戎;唐步坚;蒋志峰;李力;

    目的:探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对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细胞周期变化特点及对宫颈癌细胞系CDK和cycl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体外实验方法,用不同电化学剂量处理宫颈癌细胞系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CDK和cyclin mRNA的表达。结果:(1)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组合作用后S期细胞所占比例均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G1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期细胞所占比例与空白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V,10C)、(10V,10C)处理组cyclin D1表达阴性;(5V,5C)、(10V,5C)处理组cyclinD1表达阳性。各电化学剂量处理组CDK4、CDK1、cyclin B1表达均阳性;(3)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组合作用后各基因表达与G2期比例无明显相关,但cyclinD1基因表达与G1期呈负相关,与S期呈正相关。CDK1基因表达与G1期呈正相关,与S期呈负相关。结论:电化学治疗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CDK和cyclin基因的表达影响其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

    2010年07期 v.19 502-505+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阅读次数:1082 ]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3 ]
  • 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张丽志;温克;刘荣;瞿全新;

    目的:研究脂联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的传导。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癌Ishikawa3-H-12细胞AdipoR1/R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不同浓度脂联素(2.5,5,10,20μg/ml)作用子宫内膜癌细胞30min,Western blot检测AMPK磷酸化程度,不同浓度脂联素作用细胞48h及AMPK抑制剂(复合物C)预处理后脂联素再作用48h后,MTT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结果:子宫内膜癌Ishikawa3-H-12细胞AdipoR1/R2蛋白呈棕黄色颗粒状表达,并可见AdipoR1/R2基因表达。除2.5μg/ml浓度外,其余浓度组脂联素均显著诱导AMPK磷酸化,不同浓度组AMPK活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85,P<0.01),脂联素以浓度依赖模式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AMPK活化。脂联素以浓度依赖模式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F=13.322,P<0.01),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F=46.826,P<0.01),复合物C可以阻断脂联素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结论:脂联素可能通过影响AMPK信号通路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

    2010年07期 v.19 506-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阅读次数:1006 ]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8 ]
  •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卵巢上皮性癌血清标记物的研究

    栾晓蕊;张婷;吴霞;狄文;万小平;李卫平;

    目的:通过差异蛋白组学方法探寻卵巢上皮性癌血清标记物,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收集20例卵巢上皮性癌和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血清,等容积混合去除高丰度蛋白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检测、鉴定两组血清的差异蛋白,用DeCyder软件分析后得到有临床应用意义的显著表达差异的蛋白。结果:LC-MS/MS共筛选出94个具有显著差异的蛋白,与良性卵巢肿瘤相比,在卵巢上皮性癌中,N-乙酰胞壁酸-L-丙氨酸酰胺酶(PGRPL)、铜蓝蛋白、补体9(C9)等蛋白表达上调,Isoform1 of Mirror-image polydactyly gene 1 protein(MIPOL1)、载脂蛋白A-Ⅳ(APOA-Ⅳ)等蛋白表达下调。结论:经鉴定,PGRPL、铜蓝蛋白和C93种蛋白质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发病中发挥作用,有望作为新的血清标记物。

    2010年07期 v.19 51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阅读次数:1055 ]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6 ]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NOSTRIN基因表达上调的实验研究

    相文佩;温子娜;水丽君;胡廉;陈汉平;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运输介导物(NOSTRIN)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以及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此诱导作用的抑制。方法:将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3组:第1组为无任何处理的HUVEC,第2组为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作用的HUVEC,第3组为正常晚孕妇女血清作用的HUVEC。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组细胞中NOSTRIN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PE患者和正常孕妇血清中TNF-α含量。用1,3,5ng/ml3种浓度的TNF-α分别作用3组细胞6h,以及用浓度3ng/ml的TNF-α作用3组细胞分别达6h、12h、24h,RT-PCR检测NOSTRIN mRNA的表达;将PDTC(5mmol/ml)与TNF-α(3ng/ml)同时作用以及TNF-α(3ng/ml)单独作用3组细胞6h,RT-PCR检测NOSTRIN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3组细胞中都有NOSTRIN表达,第2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P<0.01)。ELISA结果显示,PE患者血清中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晚孕妇女(P<0.01)。TNF-α作用HUVEC细胞后NOSTRIN显著高表达,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P<0.01)。PDTC和TNF-α同时作用的HUVEC与TNF-α单独作用的HUVEC相比,其NOSTRIN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TNF-α可上调NOSTRIN在HUVEC中的表达。

    2010年07期 v.19 514-517+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阅读次数:1016 ] |[下载次数:109 ] |[引用频次:2 ]
  • 宫颈病变四种检查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李敬巍;赵俊红;程建英;冯惠安;

    目的:分析宫颈病变的4种检查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活检、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09年1月在本院宫颈门诊就诊的1308例患者,分析其TCT筛查结果,HPV-DNA检测结果,阴道镜指示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及LEEP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TCT检查1308例中,阳性182例,阳性率13.9%,TCT阳性报告中CIN及宫颈癌检出率85.7%。LSIL诊断符合率63.4%,HSIL诊断符合率86.7%。TCT漏诊率12.8%;(2)HPV检测212例,阳性检出率67.0%,HPV感染率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CINⅠHPV检出率59.3%,CINⅡHPV检出率77.4%,CINⅢHPV检出率96.0%,浸润癌HPV检出率达100%。HPV(+)组CIN检出率93.7%,HPV(-)组CIN检出率74.3%;(3)TCT(+)HPV(+)组中,CIN以上病变检出率95.3%;TCT(-)HPV(-)组中,CIN以上病变检出率58.8%,无1例CINⅢ以上的病变;(4)LEEP术后病理与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66.5%;CINⅠ符合率83.1%;CINⅡ符合率63.5%;CINⅢ符合率58.6%。术后病理级别下降24例(11.7%),术后病理级别上升45例(21.8%)。结论:TCT有较高的阳性筛查率,但有一定的误诊和漏诊。HPV有更好的阳性筛查率,HPV阳性与病理级别呈正相关。TCT与HPV结合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尤其两者均阳性时预测价值更高。阴道镜活检较难发现宫颈上皮深处及宫颈管内病灶,LEEP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活检的不足,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但存在影响病理诊断和过度治疗的问题。合理使用TCT、阴道镜检查、HPV检查及LEEP,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

    2010年07期 v.19 518-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阅读次数:1112 ]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17 ]
  •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16/18感染及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丁洪慧;曾四元;熊辉;刘晖;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淋巴结HPV16/18感染及术前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宫颈分泌物及淋巴结中HPV16/18感染和术前血清SCCA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5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及淋巴结HPV16/18阳性率,同时用ELISA法检测术前血清SCCA水平。结果:宫颈癌患者宫颈分泌物及淋巴结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80%(28/35)和20%(7/35)。7例组织学阳性淋巴结及28例阴性淋巴结HPV16/18阳性率分别为85.71%(6/7)和3.57%(1/28)。SCCA阳性率为37.14%(13/35)。淋巴结HPV16/18阳性感染与术前SCCA水平相关(r=0.650,P<0.01),两者均与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累及有关(P<0.05),而和宫颈分泌物HPV16/18阳性感染无关(P>0.05)。结论:HPV16/18在组织学阳性淋巴结中感染率高,与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阴性淋巴结中的HPV16/18检出提示微转移。术前SCCA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2010年07期 v.19 523-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1067 ]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6 ]
  • 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治疗阴道穹窿膨出的中远期随访结局

    范融;朱兰;郎景和;海宁;王文艳;李琳;

    目的:探讨经阴道后路悬吊带术(PIVS)治疗女性阴道穹隆膨出的中远期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名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膨出的患者行PIVS治疗。对其术前、术后资料进行评估,并对术后3年以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95±16.8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7.50±24.682ml,平均住院天数3.82天,未发生直肠损伤、盆腔血肿等术中严重并发症。半年内所有患者均治愈,中远期随访2例(10.5%)患者因阴道穹隆脱垂复发行子宫托治疗;5例(26.3%)出现吊带侵蚀,剪除后加用雌激素局部治疗,4例好转,1例反复修剪侵蚀的吊带3次,仍有肉芽形成。结论:PIVS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阴道穹隆膨出的手术方式,但术后中远期随访发现吊带侵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该术式所用多股编织吊带不宜作为重建材料。

    2010年07期 v.19 527-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1126 ]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3 ]
  • VEGF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王彦;王璇;曲路芸;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3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和30例绝经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分别从细胞蛋白水平和分子基因水平检测VEGF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结果:VEGF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0);VEGF与组织学分级相关:其表达按高、中、低分化顺序升高(P=0.007,P=0.001);但与病理分期无关(P=0.160)。结论:VEGF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高表达,参与绝经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肿瘤血管形成,可能在该疾病的早期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07期 v.19 531-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阅读次数:990 ]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1 ]

声明

病例报告

消息

短篇论著

综述

  • 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李映桃;陈敦金;

    孕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罕见,与妊娠生理的高容量、高代谢改变及病理产科如产科出血、子痫和先兆子痫、羊水栓塞、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感染等相关,出血、高血压和感染等可以启动瀑布式的病理生理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低血氧或低灌注,从而走向生命末路MODS和死亡。产科MODS诊断标准未统一,治疗提倡整体干预,明确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评估母胎血液动力学的继发改变状况,尽早提供治疗窗纠正低容量、低血供和低灌注,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预防和治疗MODS的三大环节:启动因子的控制,限制炎症因子形成和器官支持。

    2010年07期 v.19 543-545+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阅读次数:959 ] |[下载次数:324 ] |[引用频次:9 ]
  • 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与卵巢癌预后

    曹奇志;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预后差。免疫因素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已成为国内外免疫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与卵巢癌的预后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与卵巢癌预后,将指导卵巢癌患者的个性化手术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改善预后。本文总结了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与卵巢癌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10年07期 v.19 546-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914 ]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2 ]

临床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