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北华,男,1961年8月,博士、主任医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第一层级)、山东大学齐鲁医学杰出名医、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先后担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副院长和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山东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术任职为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委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医学命审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主编。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致力于妇科肿瘤临床诊治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详细内容

  • 环氧合酶-2、bcl-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雪玉,马永静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环氧合酶(COX-2)、bcl-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以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结果:COX-2和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为0(0/10)。COX-2在宫颈原位癌、Ⅰ~Ⅱ期及Ⅲ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4.5%和66.7%,宫颈鳞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原位癌、宫颈鳞癌Ⅰ、Ⅱ、Ⅲ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在Ⅰ~Ⅱ期宫颈鳞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cl-2在宫颈原位癌、宫颈鳞癌Ⅰ~Ⅱ期、Ⅲ期癌细胞胞浆中未着色,但在癌间质有不同程度染色。bcl-2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原位癌、宫颈癌Ⅰ、Ⅱ、Ⅲ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cl-2与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OX-2与bcl-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和bcl-2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不表达。COX-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有利于早期诊断及估计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阅读次数:936 ]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 卵巢巧克力囊肿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徐延华,薛芳,李亚钦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阅读次数:1090 ]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6 ]
  • 定君生与甲硝唑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疗效观察

    卢爱英,魏增涛,杨希才,董建春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阅读次数:1157 ]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 新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宫颈癌63例分析

    陈惠丽,赵芳玲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1021 ] |[下载次数:80 ] |[引用频次:5 ]
  • 始基子宫子宫肌瘤1例

    董喆,姜洁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阅读次数:854 ] |[下载次数:67 ] |[引用频次:4 ]
  • 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HLA-II类基因的比较研究

    赵曼林,冯玉昆,祁文瑾

    目的:从免疫遗传学角度比较妊娠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异同。方法:采用顺序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48例妊娠期糖尿病和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部分HLA-II等位基因频率,并与48名正常孕妇比较。结果:两患者组的HLA-DRB1*0301等位基因频率为18.8%,35.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5,P=0.066);两患者组的HLA-DQA1*03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4.6%,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4,P=0.001);两患者组之间所测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均与HLA-DRB1*0301、DQA1*0301相关,从所测部分HLA-II类等位基因角度分析,二者的发病机理可能有共同之处。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阅读次数:1010 ]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8 ]
  •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分析

    王瑾晖,朱兰,郎景和,刘珠凤,孙大为,冷金花,黄荣丽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阅读次数:1090 ] |[下载次数:347 ] |[引用频次:34 ]
  • 低分子肝素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引起流产的疗效观察

    胡汉苹,王君洁,黄伏连,刘春良,唐伯如,陈瑜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阅读次数:1285 ]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17 ]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李建军,张丽,陈颖,杜洪玫,王雪芹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阅读次数:1128 ]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8 ]
  • 汉、维族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丁岩,董志红,卢晓梅,林仁勇,陈志芳,孟炜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及汉族妇女中的分布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107名维吾尔族健康妇女(维族对照组)及65例内异症患者(维族内异症组),105名汉族健康妇女(汉族对照组)及85例内异症患者(汉族内异症组)的ER基因XbaⅠ和PvuⅡ酶切多态性。结果:ER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ey-weinberg平衡定律。Xba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分别在维、汉族内异症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PvuⅡ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在维族内异症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汉族内异症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维、汉族的内异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内异症组的PvuII多态性和两对照组的XbaI多态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ER XbaⅠ酶切多态性与维、汉族内异症发病均无关,而PvuⅡ酶切多态性与维族内异症发病有关,与汉族无关。维、汉族内异症发病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易感因素,PvuⅡ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维族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1121 ]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7 ]
  • 宫颈病变的诊治

    郎景和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阅读次数:2076 ] |[下载次数:1478 ] |[引用频次:165 ]
  • S100A4蛋白和上皮钙粘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乔玉环,赵峻波,史惠蓉,韩丽萍,张孝艳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和上皮钙粘素(E-cad)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水平。结果:(1)宫颈鳞癌组织中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35.4%(23/65)和33.8%(22/65);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S100A4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E-cad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3)S100A4蛋白和E-cad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7,P<0.05)。结论:S100A4蛋白和E-cad与宫颈鳞癌浸润和转移相关;S100A4蛋白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阅读次数:1030 ] |[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2 ]
  • 各孕期产前诊断取材技术的临床应用

    王谢桐,左常婷,李红燕,陈延琴,石东红,谢鲁文,贾涛

    目的:探讨各孕期产前诊断取材技术的准确性、安全性,研究提高取材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在妊娠7~12周,超声引导下行绒毛吸取术28例;妊娠14~22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50例;妊娠22~37周超声引导下行脐带穿刺术123例。结果:绒毛吸取术、羊水穿刺、脐带穿刺的成功率分别为96.4%(27/28)、100%(50/50)、93.5%(115/123)。在201例中发现3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Turner综合征;4例绒毛性别鉴定男性胚胎;9例Ⅷ因子<40%;2例检测到CMV-DNA;1例CMV-IgM阳性并心肌酶谱高于正常;亲子鉴定非丈夫血缘3例;1例DMD,共25例(绒毛5例、羊水2例、胎儿血18例),得出产前诊断结果后终止妊娠。占所有产前诊断病例的12.4%(25/201)。另诊断出2例非同源染色体平衡易位;3例非同源染色体罗氏易位。结论:根据孕周和产前诊断指征选择恰当的取材时机,在不同孕周取得胎儿不同标本,按照本研究的方法可以提高产前诊断取材的准确率和成功率。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1090 ]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9 ]
  • 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运输介导物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相关性研究

    相文佩,陈汉平,郭玉珍,沈红玲

    目的:通过测定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运输介导物(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traffic inducer,NOSTR IN)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探讨它在子痫前期-子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21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病例组)和17例正常晚孕妇女(正常组)胎盘组织中NOSTR IN mRNA的表达;W 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NOSTR IN和eNOS蛋白质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胎盘组织中eNOS的活性;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孕妇静脉血中的NO代谢产物亚硝酸基/亚硝基(NO2-/NO3-)。结果:病例组患者胎盘组织中NOSTR IN mRNA呈强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W esternblot显示两组胎盘组织中均有58kDa的NOSTR IN蛋白质表达,但病例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同时也均有145kDa的eNOS蛋白质表达,两组表达量比较无差异(P>0.05);病例组患者胎盘组织eNOS活性为13.727±3.58 U/mg,与正常组的21.69±3.84U/mg比较降低显著(P<0.01);病例组孕妇外周血清NO2-/NO3-为38.56±8.49μmol/l,与正常组的65.37±9.61μmol/l比较显著降低(P<0.01);病例组胎盘组织中NOSTRN表达水平与eNOS活性呈负相关(r=-0.57,P<0.01)。结论: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NOSTR IN表达水平升高,eNOS活性降低,这可能在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阅读次数:1156 ]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2 ]
  • 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涵,李媛,陈子江

    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生殖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IVM技术仍面临着卵子成熟率不高,成熟后体外受精率低及妊娠率较低等困难,所以IVM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调控对卵母细胞的成熟及体外受精(IVF)后胚胎的发育甚为重要。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1313 ] |[下载次数:336 ] |[引用频次:3 ]
  •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组织中核糖体蛋白类似基因39L mRNA的表达

    王丽娟,林仲秋,张丙忠,周晖,陈志辽,杨清元

    目的:了解核糖体蛋白类似基因39L(RPL39L)mR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以及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此基因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RPL39L mRNA在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以及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PL39L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邻近相对正常组织高(P<0.05);RPL39L mRNA在CIN组织中和宫颈癌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RPL39L mRNA的表达可能与宫颈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阅读次数:1153 ]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1 ]
  • HPV16E7肽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SCID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周坚红,陈怀增,程琪,谢幸

    目的:观察HPV16E7多肽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鼠移植瘤的影响。方法:对SCID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后24小时,皮下接种HPV16阳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建立人免疫重建荷SiHa细胞的SCID鼠模型,当移植瘤最小体积达100mm3时,三次背部皮下接种疫苗,每次接种间隔二周,观察荷瘤鼠一般生物学特性,检测血浆中人IgG含量、外周血中人CD3+、CD4+、CD8+T细胞、脾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以及脾细胞毒杀伤功能。实验设立空白组,仅为腹腔内注射PBL,疫苗成份仅为不完全佐剂(IFA);随机多肽组,为腹腔内注射PBL,皮下接种SiHa细胞,疫苗成份仅为随机多肽+T辅助多肽+IFA;T辅助多肽组,为腹腔内注射PBL,皮下接种SiHa细胞,疫苗成份仅为T辅助多肽+IFA;多肽治疗组,为腹腔内注射PBL,皮下接种SiHa细胞,疫苗成份为HPV16E711-20(YMLDLQ-PETT),HPV16E786-93(TLGIVCPI)+T辅助多肽+IFA。结果:各组SCID鼠血浆中人IgG水平,8周内随重建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多肽治疗组达2957.85μg/m l,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外周血中均可检测到人CD3+、CD4+、CD8+T细胞,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他三组SCID鼠脾重均显著增加(P<0.05)。组织学观察到移植瘤局部TIL浸润及明显的出血和坏死,但经免疫组化未检测到人CD8+T细胞。与空白组比较,多肽治疗组、随机多肽组、辅助多肽组的脾细胞毒杀伤功能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免疫功能重建的荷SiHa细胞的SCID鼠体内重建的人免疫功能随荷瘤时间的延长受到抑制,多肽疫苗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免疫抑制状态。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阅读次数:1186 ]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3 ]
  •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局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检测及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菲,廖秦平,刘朝晖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及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发病及机体免疫防御机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04年11月间的VVC患者51例、RVVC患者6例及正常体检女性54例。收集她们的阴道灌洗液,采用ELISA方法测定阴道灌洗液中MBL的浓度;PCR-PFLP方法进行MBL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MBL浓度(17.80 ng/m l)(P<0.01)和基因突变频率(33.33%)显著高于对照组(OR=2.93,95%CI,1.14~7.57,P<0.05)。RVVC患者阴道灌洗液中MBL浓度(0.30ng/m l)则低于对照组(1.28ng/m l)(P<0.05),基因突变频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5.69%)(OR=26.87,95%CI,2.76~261.65,P<0.01)。结论:阴道局部MBL的浓度在VVC时升高,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防御反应,并有助于感染微生物的清除。VVC和RVVC患者MBL基因的高突变率可能是其反复发作的易感因素之一。阴道局部的MBL在女性生殖道的局部免疫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阅读次数:1005 ]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20 ]
  • 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

    高利洁,许国庆,马晓芹,金志魁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阅读次数:1022 ]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3 ]
  • 补佳乐联合肠溶阿斯匹林辅助宫腔内人工授精96例临床分析

    吕玉珍,陈美英,王娟,平燕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阅读次数:829 ]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妊娠关系的临床分析

    李桂云,舒强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阅读次数:805 ] |[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2 ]
  • 利用胎儿血红蛋白表型分选、检测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

    张铭,陈汉平,徐晓燕,沈红玲,郭钰珍

    目的:建立高纯度、高得率、高特异性的分选技术,富集纯化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方法:70例孕妇外周血,经密度梯度离心初步富集后行血红蛋白γ链免疫组化染色,以显微操作术挑取阳性细胞。采用单细胞PEP-PCR技术检测SRY基因,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胎儿NRBC具有鲜明的形态学、免疫学特征。每例母血FNRBC数5~27个,平均0.82±0.37/m l。PEP-PCR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35%、100%。4例FISH结果均与实际核型相符。结论:以γ-血红蛋白为分选标志,结合显微操作技术,可以有效地获取高纯度、高浓度研究模板,保证后继分析的准确性,为无创性产前诊断发展奠定基础。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阅读次数:1191 ]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5 ]
  • 56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温兰玲,李娜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阅读次数:878 ]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27 ]
  • 271例液基细胞学筛查阳性者的组织学诊断分析

    沈嵘,顾芸,李凤山,武卫平,李青,韦玮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阅读次数:1005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8 ]
  • 不明原因的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组织HLA-G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范舒舒,张建平,谭剑平,刘玉昆,王蕴慧

    目的:检测人类主要相容性抗原HLA-G mRNA在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FGR)患者胎盘中的表达,以探讨免疫遗传基因HLA-G与不明原因的FGR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20例不明原因的FGR(研究组),28例正常产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的HLA-G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不明原因的FGR组的胎盘组织HLA-G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24)。胎盘组织HLA-G mRNA表达的相对量与新生儿的体重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12,P<0.05.结论:不明原因FGR胎盘组织中HLA-G mRNA表达量较正常下降,提示胎盘组织HLA-G mRNA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FGR的发生发展。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阅读次数:1025 ]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物-1诊断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的临床价值

    卢丹,王志学,王晓玲,顾学文,王亦雄,傅丹,蔡秋香,许春凤

    目的:探讨母血、羊水、脐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水平变化与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它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标志物对绒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胎膜早破及3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TIMP-1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进行胎膜的病理检查。结果:胎膜早破组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尤以羊水中MMP-9水平升高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TIMP-1水平变化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的含量随破膜时间的延长增高,破膜时间超过24h增高尤为明显。而TIMP-1则随破膜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破膜时间超过24h降低尤为明显。绒毛膜羊膜炎患者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水平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而TIMP-1水平则明显低于非绒毛膜羊膜炎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胎膜早破组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母血、羊水、脐血中MMP-9的含量显著高于Apgar≥8分的新生儿(P<0.05,P<0.01),胎膜早破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母血、羊水、脐血中TIMP-1含量则显著低于Apgar≥8分的新生儿(P<0.05,P<0.01)。结论:MMP-9的异常升高及其抑制物TIMP-1显著下降是胎膜早破发生的重要发病机制。MMP-9/TIMP-1含量变化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用于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特别是尚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的孕妇,并有助于评估新生儿预后。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阅读次数:1122 ] |[下载次数:93 ] |[引用频次:9 ]
  • 腹直肌-膀胱颈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陈彩霞,王光军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阅读次数:956 ]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 IL-1β up-regulates expression of IL-8 in 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 in vitro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阅读次数:392 ]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5第五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阅读次数:602 ]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0 ]
  • 转录因子Ets-1与妇科恶性肿瘤

    冯晓丹,乔玉环,李留霞

    Ets-1作为Et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目前Ets-1作为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指标和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关注。现就Ets-1的结构、分类、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以及Ets-1与妇科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阅读次数:1098 ]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2 ]
  •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妇科肿瘤发生风险的研究进展

    赵晓苗,谢梅青

    雌激素刺激妇科肿瘤发生主要与雌激素及其代谢中产物儿茶酚雌酮在人体的积聚有关,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achol O-m ethyltransferase,COMT)可将儿茶酚雌酮甲基化为可溶于水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COMT具有基因多态性,显示不同的活性,因而决定不同的儿茶酚雌酮的分解速度,在与雌激素刺激有关的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肿瘤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将COMT基因多态性和雌激素代谢与妇科肿瘤发生风险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1143 ] |[下载次数:185 ] |[引用频次:3 ]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12例体会

    宋志云,王永军,于梅

    2005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阅读次数:974 ] |[下载次数:50 ] |[引用频次: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