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琼;陈琳;梁润彩;杨建波;牛刚;钟依平;王子莲;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植入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娩,经过产后病理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55例,用回顾性病例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患者的既往流产次数、产前、产后出血量、产前超声是否诊断胎盘植入以及胎盘植入合并前置胎盘类型之间的关系,分析这些因素与胎盘植入的严重并发症,即围产期全子宫切除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植入性前置胎盘的类型、产前、产后出血量及围产期全子宫切除术均与既往流产次数无关(P>0.05)。胎盘植入患者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率与胎盘前壁附着有关(P<0.05),与产前、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面积无关(P>0.05)。患者行围产期全子宫切除术与产前出血量、胎盘植入面积相关(P=0.000),且与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相关(P<0.05)。结论:胎盘植入患者合并前壁前置胎盘时超声诊断相对容易。胎盘植入面积和产前出血量对预测胎盘植入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产前出血的植入性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的预后可能较差,应做好围产期全子宫切除术的准备。
2009年09期 v.18 641-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95 ] |[引用频次:12 ] - 黄先亮;孙竹平;董白桦;
目的:总结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点,探讨CSP的早期正确诊断方法及恰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39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及临床诊疗经过。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是31.5±5.0岁,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患者均有停经史,26例发生停经后阴道点滴到中度流血。28例误诊为正常早孕或难免流产而行人流或药流,2例阴道大出血急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确诊,其余患者由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依据血β-HCG值高低分组采用米非司酮加甲氨蝶呤全身和/或局部应用的个体化治疗,两例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诊血β-HCG值至正常。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应当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以期早期诊断,可根据患者血β-HCG值选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2009年09期 v.18 644-647+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19 ] - 陈义松;华克勤;
目的:了解子宫手术疤痕形成后两年内妊娠的结局,并评估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101例子宫疤痕形成后两年内妊娠的中晚期孕妇,前次手术系子宫肌瘤剔除术43例(42.6%),前次手术系剖宫产58例(57.4%)。分析再次妊娠原因、再次妊娠距离前次手术的时间、再次妊娠的结局。结果:不同部位、不同大小肌瘤、不同手术途径、肌瘤剔除术后不同阶段的妊娠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妊娠要求的疤痕子宫患者可考虑手术6个月后开始妊娠,但应密切注意子宫收缩情况和予以适当的产科处理。
2009年09期 v.18 648-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500 ] |[引用频次:16 ] - 朱启英;杨蓉;穆玉明;
目的: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左室重构与内皮素(endothelin,ET)的相关性。方法:53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前测定外周血ET水平,用二维多普勒彩超检测孕妇和胎儿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室壁相对厚度(RWT)及孕妇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等指标;选取与病例组孕妇同期的健康孕妇53例为对照组,测量其心脏结构指标及ET水平,比较两组间孕产妇及胎儿左室重构与内皮素间有无相关性,同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无差别。结果:(1)病例组孕妇及胎儿的IVST、PWT及孕妇的LVMI和RWT均高于对照组;(2)病例组孕妇及胎儿的ET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1)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及胎儿有左室重构;(2)血浆ET升高是表明重度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2009年09期 v.18 652-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3 ] - 李雪兰;王少丽;李春芳;苟文丽;
目的:检测抑凋亡基因survivin和livin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的表达,研究滋养细胞凋亡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其中子痫前期20例、子痫4例、正常晚期妊娠20例,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1)survivin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在子痫前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晚期妊娠(P<0.05),随病情加重表达降低;(2)livin主要在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核中表达,在子痫前期、子痫组的表达均低于正常晚期妊娠(P<0.05);(3)子痫前期、子痫中survivin和livin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survivin、livin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两者无相关性(r=0.142,P=0.298,P>0.05)。
2009年09期 v.18 656-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1 ] - 杨怡珂;林建华;林其德;张为远;
目的:探讨孕产妇预防性用药(维生素C、E、丹参)对其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4月~2006年7月上海、北京、江苏、四川等11省市24家医院4814例孕妇,随机分为Vit C+Vit E组(1407例)和非Vit C+Vit E组(3407例),在孕中期(孕20~24周)检测血凝指标,对高凝倾向者予以或不予以丹参。将孕妇总体分为药物组[应用维生素和(或)丹参1607例]与对照组(未用任何药物3207例),序贯性监测孕妇的出凝血指标(FIB、PT、APTT、TT、INR)。结果:(1)总体研究对象抑或药物组或对照组,随着孕周增加,FIB逐渐升高,PT、APTT、INR逐渐降低,TT有上升趋势;(2)对照组孕中晚期各项检测指标对比可见,孕晚-中期FIB差值显著升高(P<0.01),APTT、INR差值均显著降低(P<0.01),TT差值降低(P<0.05),PT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组孕中晚期各项检测指标对比可见,孕晚-中期FIB差值显著升高(P<0.01),INR差值显著降低(P<0.01),PT、APTT、TT差值均无显著差异;(3)药物组与对照组各项检测指标差值对比可见,除PT两组间差值无差异(P>0.05)外,药物组FIB、APTT、TT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4)3组不同药物之间对比,丹参+维生素组除FIB显著升高(P<0.01)外,PT、APTT、TT、INR均无显著改变(P>0.05)。而维生素组和丹参组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差值对比可见,仅丹参+维生素组FIB的差值明显大于维生素组和丹参组(Snk不同),其余指标的差值无显著差异(Snk均为A)。结论:随着孕周增加,药物组和对照组孕妇血液系统均逐渐处于高凝状态。单独或联合应用丹参和维生素均可缓解孕妇的高凝状态,且3组药物间的疗效相同。
2009年09期 v.18 659-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5 ] - 张瑞;苟文丽;黄谱;孙云萍;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被动吸烟对仔鼠空间学习记忆力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孕早、中、晚期予SD母鼠以被动吸烟,仔鼠出生后1月龄时,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其空间相关性学习记忆能力,用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结果:水迷宫试验中实验组仔鼠寻找站台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除中期组雌鼠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定位航行试验中,实验各组仔鼠通过站台区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除中期组雌鼠和晚期组雄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实验各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仔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孕早期被动吸烟的凋亡指数最高(P<0.05)。结论:不同孕期被动吸烟对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增加可能参与了孕期被动吸烟造成仔鼠学习记忆力减退的机制。
2009年09期 v.18 664-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66 ] |[引用频次:5 ] - 赵欣荣;程蔚蔚;刘特;陈焱;张华;
目的:探讨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mRNA含量变化作为产前筛查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39例早中孕期(8~14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行人工流产(A组),11例为稽留流产或胚胎发育异常(B组),13例为正常早孕期单胎孕妇(C组),提取其外周血血浆游离m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F-PCR)检测胎盘来源的hPL,β-HCG,TFPI2基因,以此确定母体血浆中的胎儿游离mRNA含量,同时检测代表母体与胎儿总游离mRNA的18s rRNA基因作为内参。结果:3组孕妇血浆标本中均检测到hPL,β-HCG,TFPI2基因及18s rRNA基因,且不依赖于胎儿性别,3组样本表达量有差异,B组TFPI2基因显著高于A、C组(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作为非创性产前基因诊断的一种方法可应用于临床。胎儿游离mRNA可能成为产前筛查的有效指标。
2009年09期 v.18 668-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2 ] - 陆桂月;黄亚绢;陆丽华;
目的:研究妊娠妇女骨骼肌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磷酸化-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Pro-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ro-AMPK)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的可能关系。方法:用超高速离心法分离骨骼肌细胞膜。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15例正常妊娠妇女(产妇组)和13例正常未孕妇女(对照组)骨骼肌Pro-AMPK、细胞膜GLUT4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产妇组HOMA-IR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内。(2)产妇组骨骼肌AMPK磷酸化水平与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产妇组骨骼肌AMPK磷酸化程度及细胞膜GLUT4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HOMA-IR呈负相关(r=-0.547,-0.540;P=0.0347,0.0379)。GLUT4蛋白表达水平与AMPK磷酸化程度无相关性(r=0.243;P=0.3824)。结论:妊娠可能抑制葡萄糖利用的AMPK信号通路,降低AMPK活性及GLUT4细胞膜转位从而参与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2009年09期 v.18 671-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7 ] - 陈莉;龚时鹏;罗炳德;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孕兔失血性休克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建立孕兔失血性休克模型,对比研究不同液体复苏孕兔失血性休克时,休克各时期的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同时比较肝和回肠系膜淋巴结的细菌移位及血液内毒素的变化。结果:(1)休克各期限制性输液组输液输血量及失血量均少于传统输液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比较各组肝和回肠系膜淋巴结菌落数及血浆内毒素,限制性输液组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外周血培养结果显示限制性输液组阳性最低,组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限制性输液复苏孕兔失血性休克能更好地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细菌移位,有效地防止休克发展,不失为抢救孕产妇失血性休克较为理想的输液方法。
2009年09期 v.18 675-67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 郑九生;杜二球;周小飞;刘淮;张红玲;张桂芳;
目的:探讨新生儿IL-18对Th1/Th2类细胞免疫平衡的作用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HBsAg、HBeAg双阳性但肝功能正常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157例,以其中胎儿宫内感染21例为研究组,无宫内感染136例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脐血白细胞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水平。结果:(1)研究组IL-18及IFN-γ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研究组IL-4表达水平百分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IFN-γ/IL-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研究组IL-18与IFN-γ、IL-4、IFN-γ/IL-4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IL-18是Th1/Th2网络平衡的更高层次的调控者;IL-18水平下调,导致新生儿Th1/Th2细胞因子比例下降,以致不利于HBV的清除,IL-18水平下调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2009年09期 v.18 678-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43 ] |[引用频次:9 ] - 骆丽华;刘雨生;季静娟;郑圣霞;栾红兵;
目的:评价近排卵期高回声子宫内膜及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内异症性不孕患者142例(147个周期),IVF前阴道B超监测自然周期子宫内膜,以近排卵期出现高回声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干预内膜再分成干预组(39例,42个周期)和未干预组(19例,19个周期);以内膜形态正常患者为对照组(84例,86个周期)。分析3组IVF结局。结果:干预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高于未干预组及对照组(P<0.05);未干预组种植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8%及3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与未干预相比,HCG日内膜异常形态比率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HCG日内膜异常比率高,A型内膜比率低,B型内膜比率显著升高(P<0.05);未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HCG日异常内膜比率高,A型及B型内膜比率低(P<0.05)。结论:内异症患者自然周期近排卵期出现高回声子宫内膜可降低IVF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干预后可改善内膜形态及IVF结局。
2009年09期 v.18 682-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1 ] - 李央;林金芳;朱铭伟;孙莉;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并发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EH)的患病率、病理类型、高危因素及超声检查在筛查该并发症的作用和临床转归。方法:根据是否合并EH将440例PCOS患者分为组1(合并EH组,n=18)和组2(非EH组,n=422),比较2组的一般特征、月经失调的类型、超声指标、生殖内分泌激素和糖代谢,随访治疗后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结果:PCOS患者并发EH的发病率为4.1%,简单型和复杂型17例(94.44%),不典型1例(5.45%);月经失调类型中,表现为功血者发生EH的风险大于其它类型月经失调(P<0.01,拟然比为21.47),表现为月经稀发继发闭经者发生EH的风险小于其它类型月经失调(P<0.05,拟然比6.282)。组1的年龄及相应病程大于组2(28.82±6.80岁vs23.05±5.32岁,12.42±7.13年vs7.28±5.65年,P<0.01);组1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组2(11.75±4.77mmvs7.72±3.14mm,P<0.01),组1子宫内膜异常回声高于组2(100%vs0.47%,P<0.01),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低于组2(1.68±0.54vs2.85±1.98,0.77±0.08vs0.88±0.27,P<0.01);两组FSH、LH、LH/FSH、总睾酮和游离雄激素指数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组1的性激素结合蛋白低于组2(82.94±41.80mmol/Lvs128.17±117.21mmol/L,P<0.01);两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释放试验的曲线下面积、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曲线下面积和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均转化为正常。结论:PCOS患者合并EH的临床转归良好,超声检查在PCOS患者并发EH筛查中有重要作用。
2009年09期 v.18 687-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384 ] |[引用频次:4 ] - 孙淑玉;魏永清;耿锋;李杰;朱介之;
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光动力治疗卵巢癌的体外治疗效果。方法:不同浓度(0~20μg/ml)HMME联合不同能量激光(0~6J/cm2)处理大鼠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NuTu-19细胞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死亡方式。结果:HMME无暗毒性,随着药物浓度与激光剂量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大剂量可取得完全杀伤的效果,细胞死亡方式以坏死为主。结论:HMME对卵巢癌细胞具有明确的体外光动力学杀伤效应。
2009年09期 v.18 691-6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